第(1/3)頁 鄂倫春人常年逐獸而居,他們種地不太行,但打獵一流。 當然,他們也不僅僅局限于大小興安嶺這些山里活動,也會到平原地帶活動,在長白山、完達山那邊,也能時不時地看到他們的身影。 活動范圍挺大! 在東北的不少林場、農場,經常會跟鄂倫春獵人做些買賣。 用綠葉菜跟鄂倫春人換肉。 雙方各取所需,關系融洽。 呂律在燕窩島農場副業隊時,雖說是搞副業,干各種養殖、經濟作物栽種,都說近水樓臺先得月,可事實上,物資匱乏,所產的東西都盡可能地拿去支援祖國建設去了,又能撈到多少好處? 農場的生活,只能說吃飽沒問題,離吃好,那差得太遠。 食堂整天都是土豆白菜,最多加一碗醬油湯,這樣的伙食,鐵打的漢子也撐不住。 所以呂律剛到農場那會兒,很是期盼那位眾人一直在說的,每年都會騎著馬、領著獵狗,架著鷹到燕窩島打一段時間獵的鄂倫春老獵人,他有個漢名,叫趙團青。 因為,他的到來,就意味著有肉吃,能吃得很滿足那種。 所以,好不容易等到趙團青到了燕窩島,呂律立馬想方設法地成為他的小跟班,哪怕跑跑腿拿點東西都行,只希望自己也掌握些狩獵本事,能時時弄點肉吃。 這種事情,雷蒙嘴上不說,其實是非常支持的,都想吃肉。 所以,趙團青來了,呂律跟著去打獵,知會他的時候,他啥也沒說,算是默認了,大伙都有好處嘛。 趙團青臉色黑紅、眼睛細長、鼻子扁平,常年風餐露宿,侵蝕得滿是滄桑。 一開始的時候,趙團青看不上呂律,直到有一次他打獵失誤,被野豬給挑了小腿,得到了呂律很好的照顧,才真正開始解除隔閡,變得熟絡。 呂律當然抓緊機會,請教各種狩獵技巧,聽他說那些在山里狩獵時發生的事情。 腿傷養好后,趙團青領著呂律去打了一次狍子。 兩人同騎一匹馬,掐蹤找到幾只在林子邊吃草葉的狍子。 別看趙團青上了年紀,身手依然相當了得。 提槍翻身下馬,落地已經成了單膝跪地姿勢,抬起槍就是砰地一下。 整個動作一氣呵成。 趙團青用的是他們鄂倫春人常用的獵槍,叫做抬牙子。 這是種前膛裝填的火藥槍,近距離殺傷力很大,但是射擊三十五米開外的目標,威力和精度就會小很多。 可是,這槍到了趙團青手里,五十米開外的狍子一樣被打個正著。 隨身的兩條獵狗聽到槍響,立馬追攆出去。 受傷的狍子跑不了多遠就被獵狗咬住脖子,掙扎了十多秒,沒了動靜。 趙團青領著呂律不緊不慢地走到那狍子身邊,拔出腰刀,熟練地取出狍子肝,切下一半遞給呂律,說:“前段時間你跟著我,我看出來你眼神不太好,吃點狍子肝就好了。” 說完,他自己吃了另一半,直接生吃。 狍子肝,明目! “我怎么就眼神不好了?” 呂律心頭暗暗想著,接過狍子肝,不知該怎么辦,他從沒吃過生肉,何況是生的,腥氣很重的肝臟。 但是見趙團青都吃了,自己不吃總覺得不合適。 也就強撐著,憋著氣,三下五除二,將狍子肝撕扯吞下,弄得滿嘴是血。 直到吃完,才長長的呼了幾口氣。 趙團青看在眼里,笑著說:“好樣的,海城知青不錯,看得起我們鄂倫春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