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敖箐根據這邊的風俗禮節,給了一個大紅包,以她跟羅昊兩人的名義送的。 羅展身邊的同事朋友都認識敖箐,加上敖海和敖江也來賀喜了,他們這一桌顯得比其他桌都熱鬧。 “箐箐啊,上次你說的那事兒我幫你問清楚了,現在申請的手續比以前要復雜些,還要這邊派人過去實地查看之后才能給批。還有一個,你第一期的地盤就太大了,可能會被砍一些。你看看要不重新提交個申請上來?” “不了,我修改一下吧,分成三部分如何?后期給擴建留一點空間?” “看樣子你對這項目很看好啊,還打算持續進行?” “那肯定啊。這個項目是配合實驗來的。先期實驗的目標就是養活,后期才會結合海洋生物層來實現多種類立體化的養殖。” 都說是海洋牧場了,看過誰家牧場只有一種生物的?不還得給點豐容物? “上面領導是怕步子太大了,后續跟不上會讓項目爛在那里吧?” 另外有人插了一句嘴。 “牛沙口那邊那個對蝦養殖場不就垮了嘛。聽說當時還是集資辦起來的,現在那邊的人要死要活,要讓政府掏錢幫他們把這個窟窿給填上,說什么當初是政府批準的,如果不是政府看好,他們肯定不會投錢什么的。現在鬧起來都不知道怎么收場了。” 說完又看向敖箐:“這次臺風聽說詹家村那邊也受損了,那邊人沒鬧啊?” “詹家村損失不大吧。”敖箐一邊吃一邊閑聊,“我聽他們說預防比較早,有準備的話,損失在預計之中。倒是之前弄扇貝養殖的那人損失大了,差不多有二十萬。” 這數字在這個時候簡直就是天文數字,桌上的人都震驚了,急著追問后續怎么樣的。 “我好像聽他們說買了保險的,就是經濟新區成立的那個保險公司賣出來的。不過賠的應該不多,有個十分之一左右。鎮上給了他們這次受災戶一定的補償,加上銀行提供的無息貸款給他們主動延期一年,感覺上他們沒怎么鬧過。” 他們鎮這兩年紅紅火火,加上好幾個大型單位也落在他們鎮上,雖然行政上不受鎮上管轄,但這幾個大單位帶來的隱形好處,足以讓鎮上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鎮上收入多了,也沒幾個領導往自己兜里揣,都想著改善最貧困的幾個村子的生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