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她長得乖巧嘴巴也甜,以前跟導師的時候就能把脾氣乖僻的導師哄得眉開眼笑,現在哄技術員大姐也不在話下。 之前詢問大姐的時候,十句能回答個五六句算好的,到下午這會兒,她提一個開頭,大姐就能主動接下去細說。 敖箐不但自己聽,還帶著海老幺的女兒一起聽。自己記下來的筆記,還不忘記給海老幺女兒也抄一份。 “老海哥,你家大丫這記憶力可真絕了,回去你還是把她送去學校讀書吧,別浪費了她的天賦。” 連技術員們都在勸海老幺,海老幺看了眼怯生生偷看他的女兒,扯扯嘴角沒吭聲。 大丫有些失望的低下頭,眼淚在眼眶里打轉。 “沒事兒,回頭我教你。” 敖箐小聲的在大丫耳邊嘀咕了一句,別人沒聽到,技術員大姐可聽到了。 她抬頭看了眼敖箐和大丫,沒吭聲。 “老海哥,晚上我們在船上住還是去下一個島上住?” “島上吧。今天你們動作快,我們應該能趕到望橋島,那兒有守島人的石頭房子,比住船上舒服。” 守島人遠離大陸,吃喝用都需要從大陸送上島,可有時候天氣不好,補給會延誤,這時候全靠附近往來的漁船用以物換物的方式貼補守島人了。 這算是漁民的老規矩了。 原本漁民是不肯收海貨的,但守島人也倔,漁民不要他的東西,他也不肯收漁民的食物淡水,后來沒辦法,大家就默認用高于市場價兩三成的海貨價格,跟守島人交換了。 海老幺從他跟長輩出海那會兒起,就在跟守島人打交道,每次出海也都不會忘記多準備一份補給,只要路過就一定給送過去。 這次有勘測站的技術員要借宿,他們準備的東西更多一點。 趕到望橋島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了,那個小碼頭已經停了一艘船。 海老幺熟練的把船靠過去,用土話大聲叫守島人的名字。 “這是補給船。不過我還是第一次見到補給船在這里過夜的。” 海老幺回頭跟他們解釋了一下,然后把船固定好后,扶著兩個女同志先下了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