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結果正巧太子此時也正望過來,當然他的視線主要是看向曲冷君的,只是后面感覺到了李皓的目光,從偏移了一下,形成了對視。 于是李皓就發現,太子這看向自己的眼神怎么有些奇怪,似乎有一種莫名的感覺,讓李皓心中也變得有些微妙,趕緊就移開了目光。 這時李皓發覺曲冷君還未起身謝恩,轉頭瞄過去的時候,發覺曲冷君在發呆的樣子,不知在想些什么,趕緊輕聲咳嗽提醒。 曲冷君回過神來,立即回道:“臣女未曾有功績于身,豈敢領陛下如此厚恩,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文帝聞言回道:“曲娘子,這不光為了你,還是為了獎賞曲家功績,你就不要推據了。” 而皇后這邊此時也出言附和道:“是啊,此事陛下自有主張,曲娘子安心接下便是,無需推辭。” 見帝后都這么說了,曲冷君便起身出列謝恩,然后才退回來的。 話題說到這里,李皓本以為就大致明了了,畢竟曲家的封賞有了,這就是和曲家的安撫。 接下來曲冷君想嫁到哪里去,自然由曲家自己安排,只要別帶上東宮就行。 果然,后面文帝說起了這兒女之事的時候,先提起了五皇子的婚事,這時李皓就估計文帝后面肯定會扯到曲冷君的婚事上的。 】 只是李皓不明白,這件事和自己有什么關系,非得把自己拉進來聽這一通話。 但讓李皓意外的是,文帝沒有說曲冷君的事,反而是突然對李皓問道:“袁公子,你的年紀與五皇子相彷,不知家中可有給你安排議親了。” 突然聽到這話,李皓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回道:“家中還未提及此事,畢竟我那兄長都尚未議親,想來父母應該打算過兩年再提此事吧。” 文帝卻笑道:“你那兄長如今在白鹿山書院一心讀書為學,才名顯著,這成親之事晚些自然無妨。可你這整日忙東忙西、心思不定,又加上你阿父忙于政事,阿母也懶于俗物,早日成親有個新婦在身邊管一管你,也是好的。” 李皓聞言只好回道:“陛下明鑒,我忙的這些可也都有用之物,從未做玩物喪志之事。 不過陛下的話,也確實有理,待我回到膠東之后,就向阿母回稟陛下之言。” 可顯然文帝是不想輕易放過李皓的了,又接著點評道:“你這話說的也是,若是比起你那兩個舅父來,你的行為處事確實是要好上許多。” 這一下子文帝把話題突然引到梁家身上,這轉變弄得李皓徹底湖涂了,不知道他到底是想要干什么。 反倒是梁無忌很是清醒,不管文帝的目的是什么,反正先出來謝罪就是:“臣管束兩個堂弟不利,一時不查竟令他們欺壓百姓,還請陛下責罰。” 文帝回道:“梁卿家何出此言,梁家的情況我又怎能不知,你雖是梁家家主,但礙于梁太公的恩情,又怎好對他們嚴加管束。 只是我覺得那梁尚品行不端,若是讓昌安君嫁給他,豈非誤人終身,到時若是有所差池,也會傷了曲、梁兩家的關系,你說是不是。” 聽見文帝這么直接的干涉,李皓真是對太子有些刮目相看了,沒想到他還是挺有用的嘛,雖然沒把自己的事情辦成,但能給曲冷君爭取到自由婚嫁的機會,也是不錯的。 當然除了李皓之外,其他幾人也都不約而同的望向太子,雖然其中意義不盡相同,但終歸是看好的。 梁無忌答道:“此事臣也是明白,所以前幾日便已經與曲太公商議過了,此事就此作罷。” 曲太公而后也是接著梁無忌的話回答,證實兩家已經為此達成統一意見。 文帝說道:“若是如此,那自然是最好的了,只是曲、梁、袁三家以往一直便是有姻親之好,若是就此斷絕,也是可惜了。” 這話一出,李皓腦袋真是湖涂了,這自古以來世家大族聯姻都是常事,可還真沒聽哪個皇帝說這事斷了可惜的。 畢竟皇帝不都是應該擔心世家大族盤根錯節,然后又以姻親關系來掌控地方局勢,以此結黨的嘛。 梁無忌聞言也是疑惑問道:“不知陛下此言何意,可是有什么想法?” 文帝答道:“哦,我只是認為若是曲、梁兩家結親之事不成,那為何不換上一換,讓曲、袁兩家結親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