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面對趙禎的死,趙宗全一時間還真有些難以相信。 但很快趙宗全便反應(yīng)過來,曹皇后和趙宗漢他們絕對不能跑掉。 否則一旦讓他們跑去了宮外,趙禎的死肯定就會被栽到自己頭上,說自己為了皇位弒父殺君,這個罪名自己承擔(dān)不起。 不過現(xiàn)在沉從興已經(jīng)帶人去追了,所以自己倒是也不用太過著急。 現(xiàn)在最需要知道的是玉璽在哪,因為不管接下來要做什么,趙宗全都需要一份傳位詔書,來為自己正名。 這份詔書可以不是趙禎親筆,但必須要有玉璽蓋章,否則只怕那些想昧著良心說詔書是真的的人,都難以開口。 現(xiàn)在的問題就是,玉璽有沒有被曹皇后帶走,還是依舊在福寧殿里。 為此,趙宗漢讓趙策英下去,將福寧殿所有的太監(jiān)、宮女都召集起來,一一審訊。 最后從一個內(nèi)侍口中得知,玉璽這些天來一直是由曹皇后隨身攜帶的,并沒有交由符寶郎管理。 這樣的話,玉璽肯定就是被曹皇后帶走了,這里也就沒有什么好待的了。 于是趙宗全便和趙策英也去帶人追著曹皇后去了,就近去查看情況。 而李皓這邊,其實在皇宮剛起火的時候,就已經(jīng)被李皓注意到了。 第一反應(yīng),李皓便是覺得趙宗全這是已經(jīng)進(jìn)宮,這下李皓就更著急了。 可對面的慶海伯他們不讓啊,死命的就是要把李皓攔住。 等李皓這邊將迎面之?dāng)硰氐讚魸r,皇宮里面已經(jīng)是火光四射了。 李皓此時也顧不得其他,便整頓兵馬要進(jìn)宮救駕的。 結(jié)果還沒出發(fā),就被英國公給攔住了,說是有話要與李皓講,并要求李皓屏退左右。 李皓聽后一臉疑惑,但還是按照英國公說的做了。 等只剩下兩人之后,李皓問道:「岳父大人,到底是何事要這么著急來說,而且您不是前去詢問情況了嗎?梁門那邊具體是何情況。」 英國公面對李皓的問話,沉默些許之后,回道:「我要和你說的話,便是和他們有關(guān)。」 之后,英國公便將蘇先那些人的打算全部告訴了李皓,另外也把自己給李皓爭取的條件也說了出來,并讓李皓來選接下來該要怎么走。 這條件對于李皓而言,實在是有些誘人。 因為此次參與的基本都是武將,若是由他們出面領(lǐng)頭擁立,難免有些引人注目。 所以當(dāng)英國公提出,將此事交由李皓來做時,在場之人都是直接答應(yīng),并承諾會說服其他人一起。 從長遠(yuǎn)來看,這樣做對于自己的好處就太大了,畢竟當(dāng)初韓琦不就是憑借兩次擁立之功,獨攬大權(quán)十?dāng)?shù)年的。 而自己相比韓琦,還更有優(yōu)勢,畢竟韓琦立的是上任皇帝選的人,自己出力不大。 哪能像自己這樣,硬生生的給抬個人上去,而且還是名正言順的那種。 反正皇宮等會就要進(jìn)去,到時想要立誰,趁著百官沒反應(yīng)過來的功夫,自己寫封詔書蓋玉璽就是。 格式自己這都有,倒是照著趙禎原先給的那個,把名字換掉就是了。 而且作為后世來人,李皓對于武將本就沒有什么歧視,所以對于改善武將地位的想法,李皓也沒覺得有多錯。 而且基于真實歷史來看,提高武將的政治地位,以此來增強軍備,說不定以后就沒了靖康之恥呢。 至于改善武將環(huán)境,會不會導(dǎo)致防止藩鎮(zhèn)割據(jù)、五代十國的亂象重現(xiàn),李皓倒是并不擔(dān)心。 畢竟現(xiàn)在今時不同往日,大宋其他方面做的可能不好,但中央集權(quán)卻是做的非常好,縱使是稍微給他 們松一下綁,武將們也翻不了天的。 只是趙禎終究對自己有提拔之恩,若是讓自己就這么袖手旁觀,甚至落井下石,李皓始終有些過意不去。 對于李皓的心理掙扎,英國公大致也能猜到些。 畢竟李皓不是世家子弟出身,進(jìn)入官場的時間又不太長,對于臉厚心黑的本事可能掌握的還不太好。 于是英國公便說道:「如今宮中情況尚不明朗,若是貿(mào)然出擊恐中他人之計。 這樣吧,先派些人去宮里打探一下情況,你我就領(lǐng)著大隊人馬穩(wěn)扎穩(wěn)打,到宣德門外看看具體情況再做打算。」 李皓沉思一會之后,便沒有再說話,等于是默認(rèn)了此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