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橫掃伊予-《八條物語》
第(1/3)頁
正所謂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時任延歷寺座主(天臺宗貫主,同時也是比叡山延歷寺住持)的是后奈良天皇養子應胤法親王,他并沒有理會本愿寺顯如的請求,當即表示拒絕。
在應胤法親王看來,上杉將軍家是難得的尊王之心,在穩定京都之后就開始修繕皇室御所、重修天臺宗的五大寺院(延歷寺、東大寺、円城寺、興福寺、法隆寺)之一的東大寺、每年向朝廷的獻金皆是數以萬計、分割新領作為皇室御料所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上杉將軍家確保了延歷寺能本領安堵。
俗話說得好,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與朝廷穿一條褲子的延歷寺自然不會答應一向宗借道的請求。而且應胤法親王也不怕被一向宗的門徒眾報復,因為延歷寺本就豢養著大量僧兵,其戰斗力絕非普通一向一揆眾可以比擬。
畢竟比叡山延歷寺是天臺宗(法華宗)圣地,更是正宗的皇室門跡!歷代都有皇子皇孫來前往延歷寺去擔任座主(稱「法親王」)。
首先,一向宗和比睿山的天臺宗在教義上是格格不入的。
天臺宗的核心是「一念三千說」,「一念」是指心,三千世間都生于一念,從哲學角度來說,也就是世間萬物皆由心生。而凈土真宗則是稱名念佛,認為阿彌陀如來救濟對象是無條件的,人的善惡可隨本愿而放任自然,因此,一向宗由于不戒肉食、女色,一早就被注重內心修行的天臺宗視為異端。
寬正六年(公元1465年)一月八日,比叡山延歷寺發布公告,宣布一向宗的蓮如上人為「佛敵」。第二天,比叡山延歷寺西塔的僧眾和門徒武裝起來,襲擊了大谷本愿寺(凈土真宗的道場)。三月,大谷本愿寺再度遭到了襲擊,蓮如上人只好奉著親鸞的像被迫流亡于近江金森、大津等地。
但在經過應仁之亂后,扶桑六十六州處處戰亂、滿目瘡痍,在北陸道的越前、能登、加賀、越中等國,一向宗由于其簡單的信仰方式得到了飽經戰亂之苦的廣大民眾的歡迎。日漸壯大的本愿寺逐漸忘卻了蓮如、證如兩位上人‘再也不可參與大名武家爭斗,的訓戒,反而開始扇動各地的信徒發起一向一揆。到了室町時代末,一向一揆的宗教勢力甚至可以與各地的有力大名們匹敵。
而這時的河野家也沒有料到上杉將軍家竟然會向尹予發起侵攻。
由于河野家現任家督河野通宣采取親毛利家的立場,導致不少河野家旗下的國人領主們對此異常反感。
而且河野通宣并不能有效穩定河野家的團結,地藏岳城城主大野直之、金子城城主金子元宅、高峠城城主石川通清等人完全對其號令是聽宣不聽調。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安县|
神木县|
广昌县|
呼和浩特市|
西安市|
卫辉市|
绩溪县|
察隅县|
宝坻区|
江门市|
临沧市|
乌拉特中旗|
罗平县|
彩票|
广灵县|
喀喇|
遂平县|
老河口市|
申扎县|
武安市|
新巴尔虎左旗|
南召县|
金川县|
梨树县|
台北市|
定边县|
临清市|
宁化县|
巴马|
东安县|
厦门市|
腾冲县|
沂水县|
景东|
鄂州市|
贡山|
郸城县|
曲水县|
锦屏县|
永吉县|
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