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拒絕議和-《八條物語》
第(1/3)頁
自從景定被政虎加封了小川莊一地后,每天都非常忙碌。
之后,景定給自己定下了兩個目標,準備今后集中八條家的所有力量和智慧來付諸于行動。
其一便是以越后守護代的職權和足利將軍家奉公眾之名義來籠絡揚北眾諸將。
揚北眾,越后阿賀野川以北的國人領主,又稱為阿賀北眾,他們居住在阿賀野川以北的蒲原郡、巖舟郡,是長期享有極高自治權的國人領主。因為阿賀野川又被稱作揚川,所以阿賀北眾也同時可以被稱為揚北眾。其中,巖舟郡有本莊家、色部家;蒲原郡有中條家、黑川家、加地家、新發田家、安田家、水原家、鲇川家、竹俁家、五十公野家、山浦家(越后上杉家分家之一)、下條家、大川家、垂水家等。
揚北眾割據下越一帶的時間相當的早,早在上杉家與其家宰長尾家進入越后之前的一百三十多年里便在下越的巖舟郡和蒲原郡扎根了。故而對后來入主越后的上杉家和長尾家并不是打心底的服從。
事實上,楊北眾是多樣性,他們之中既有妄圖割據一方的國人領主,也有一心忠于守護家或是守護代家的忠臣良將,哪怕的與守護家或是守護代家貌合神離的國人領主,與守護家或是守護代家也是時而對抗、時而聯合,并不能一言以蔽之。
他們并不像其他有野心的國人領主或是大名有奪取天下的野心,他們所求的僅僅只是世襲割據和“守護不入”的特權,成為守護家或是守護代家旗下的一方諸侯罷了。
面對割據一方的楊北眾,歷任越后守護和越后守護代明顯不想讓他們如愿以償。從上杉房能、長尾為景開始,歷任越后守護和越后守護代為控制下越的巖舟郡和蒲原郡做出了許多努力,既有志大才疏的上杉房能討伐楊北眾中的不臣之臣,又有意圖取代越后守護虎頭蛇尾的長尾為景,也有受困于重臣謀反的長尾晴景,最后換來的卻是上杉政虎在繼任越后守護之后不得不默許楊北眾繼續保持高度自治,名義上依舊服從越后上杉家,實際上卻是自行其是。
若是能將楊北眾成功收為己用的話,便能在八條家攻入南陸奧時得到極大的助力。
其二則是繼續整軍備戰,等待再次攻入南陸奧的時機。
眼下各方割據,越后上杉家得越后,蘆名家得會津四郡,伊達晴宗得南出羽置賜郡及伊達郡一部,共成鼎立之勢。越后上杉家自從發兵攻打蘆名家,從秋季打到了冬季。越后上杉家的領地與日俱增,蘆名家的領地反而越來越少,越后上杉家強而蘆名家弱,蘆名家必定不能長時間支撐下去。若是蘆名家被越后上杉家所攻滅,那么就算伊達晴宗獲勝并成功繼任伊達家家督以及奧州探題等職,也并不能獨存。若是能攻滅蘆名家后獲得會津四郡,或許還能趁著伊達家疲乏之機,借機攻之,奧州三十余郡可得。
真田幸綱在出仕八條家之后便舍棄了從海野棟綱處拜領的‘綱’字,更名為真田幸隆。由于有著山內上杉家重臣長野業正的大力推薦,八條家家中的重臣們也都不質疑真田幸隆的能力與動機,畢竟眼下的八條家領地比原先擴大了一倍不止,需要擴充家臣團后才能穩固八條家在小川莊的統治。
其實海野一族也不是人人都像海野棟綱、真田幸隆等人一樣逃往東面的上野,托庇于關東管領上杉憲政。但是也有一部分海野一族的族人繼續留在北信濃的舊領,例如真田幸隆之弟矢澤賴綱(綱賴)在先后懇請武田家、村上家和諏訪家后才得以回歸舊領。海野三家之一的彌津元直也因諏訪賴重的斡旋下而被允許重返舊領。海野氏的舊領以及彌津氏的領地則處于諏訪賴重的支配之下,彌津元直之女之后還成為了武田晴信的側室。
真田幸隆也在當天出仕八條家后便與景定的側近八條廣繁、五味高重、吉江宗信以及正法寺住持湛光風車等人一同隨景定趕往越后府中,準備面見伊達稙宗的使者小梁川安房守宗秀(小梁川宗朝之子,小梁川家為伊達家庶流)和蘆名家使者針生民部大輔盛幸(蘆名家一門親族眾,四宿老之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千阳县|
南京市|
神木县|
余江县|
澄迈县|
门源|
南召县|
武清区|
会泽县|
五华县|
望城县|
红桥区|
宜宾县|
田林县|
库尔勒市|
社旗县|
兴和县|
株洲市|
齐齐哈尔市|
祥云县|
新晃|
合川市|
西和县|
古交市|
根河市|
南雄市|
平利县|
轮台县|
浠水县|
昆山市|
浦城县|
张家口市|
长泰县|
邓州市|
孝昌县|
颍上县|
三河市|
吉木乃县|
阳西县|
滨州市|
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