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好日子得靠他們自己去爭取,不能依靠旁人。 她把多官扶起來,好好做個人,也算對原主有個交代了。 那個一百二十畝的小莊子,讓在白云寺紫竹軒的于伯去做了莊頭。 于伯本來就是干農活的,這個莊頭完全能擔起來。 其中一百畝專種黃豆,剩下二十畝就種各種其他作物,供農戶們食用。 多官和多姑娘兒就跟著于伯過去,他們沒有干過農活,不能獨當一面,得有人領他們。 另一個一百五十畝的莊子,就由姜伯一下子看著,反正兩個莊子離小陳莊都不遠。 小陳莊那里還有劉伯和李伯,姜伯有時間兩下里跑著。 土地多了,到底種什么,就由姜伯、于伯、劉伯幾個老頭商量著來。 自家館子和鋪子里能用多少就用多少,自家的農戶能吃多少就吃多少,用不了、吃不了的就賣出去賺錢。 當然只是平時種的一些瓜果、蔬菜會賣出去,糧食會有很多存余。 幾位老人都是經過災荒年的,那個糧價漲得真是讓人心惶惶。 所以,能存糧就存糧,手里有糧,心里才不慌。 新買的豆腐作坊一應設備都齊整,沒道理讓它閑著。 于是,劉立信被賈蕓派了過去,主持招工開業,劉立信也成了兩個作坊的管事。 賈蕓仍然負責晴雯所有的產業,他越來越忙,奔走在幾處田莊鋪子之間,幾乎腳不沾地。 晚間,祝嬤嬤走進晴雯屋里,期期艾艾地欲言又止。 “祝嬤嬤,咱不興吞吞吐吐的,有事你就說。”晴雯笑道。 “姑娘,”祝嬤嬤不好意思地道,“姑娘還記得,當初說過再買莊子時也賣我幾畝地吧?老奴今天厚著臉皮,求姑娘賣幾畝給我。” 晴雯想起來了,當初她買陳寒宵的莊子時缺銀子,不得不用地抵債,跟鄭嬤嬤、小紅、佳蕙、賈蕓分別集資了一些銀子。 祝嬤嬤過來得晚,沒趕上趟兒,可也知道了這事,羨慕得不行。 自己當初是承諾過了,再買地時也賣給她幾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