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章 捍衛者(完本感言)-《北宋大法官》
第(3/3)頁
馬小義也跳了起來。
張斐拍了拍馬小義的肩膀,“可算是如你們所愿了。”
馬小義嘿嘿道:“可就是沒有打痛快。”
當然,也只有他這么想,在其他人心中,張斐如今可是神圣的大庭長,見到張斐來了,那些公子哥非常識趣地離開了。
“張三,你咋一來,大家就都走了。”
曹棟棟有些不明所以。
符世春笑道:“張三可是大庭長。”
“那又怎樣?”曹棟棟好奇道。
張斐哈哈笑道:“不錯,那又怎樣。”
說罷,便坐了下來,又向樊正道:“樊大,聽說你也立下不小的功勞。”
樊正只是謙虛一笑。
此番對遼作戰,他也被調往北邊,負責后勤事宜,因為目前糧草需要糧食署去購買,這就需要解庫鋪。
張斐又道:“收到朝廷的政令了嗎?”
樊正點點頭道:“說是讓我出任三司副使。”
符世春道:“商人直接出任三司二把手,可真是自古未有啊!”
曹棟棟眨了眨眼,撓著額頭道:“衙內當將軍很常見嗎?”
張斐哈哈一笑,又道:“快快快,吹吹你們的戰績,不,咳咳,說說你們立功的事跡。”
“張三,你不在真是可惜了,我們兄弟三人.!”
話說至此,曹棟棟突然頓了下,“對了,你可還記得林飛。”
“林飛?”
張斐皺了下眉頭,“就是那個被你綠了的林教頭?”
“對對對,就是那林教頭,不過被綠了是啥意思?”
“咳咳咳,沒啥意思,你繼續說。”
“如今他又成了我的下屬,乃是定州警司,此番與我們一同上陣殺敵。”
“是嗎?”
張斐欣喜道。
馬小義補充道:“三哥,有所不知,那林飛去發配到西北后,又隨當今樞密副使征戰河湟,立下功勞,終于贖罪了,后來又升為河州警長,跟隨那種警司出征西涼府。
在西夏滅亡后,他又調來河北,負責訓練皇家警察。”
提到這林飛,往日種種,又涌上心頭來,張斐欣慰地笑道:“他也算是如愿以償啊!”
曹棟棟又接過話來,開始講述他們的輝煌戰績。
他們的回歸,倒是平復了張斐因司馬光、王安石即將離開的失落感。
哥還年輕。
次年。
隨著交接工作完成,司馬光、王安石、文彥博、呂公著這一批宰相,全部退下,就連許遵也致仕養老,沒有人貪念這無上的權力。
這也為后人做出了表率。
當然,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呂惠卿如愿以償,接替王安石,出任宰相,而那邊則是由蘇軾出任,這也是司馬光舉薦的,他在刑部,一直是兢兢業業,他發現蘇軾之才,不應限于律法,而且他的性格,也不適合擔任庭長、檢察長,繼續他留在公檢法,還會阻礙蘇轍的晉升,不可能他們兄弟同時擔任檢察長、庭長,肯定是要避嫌的。
于是司馬光和他們文彥博商量后,舉薦蘇軾出任宰相。
而蘇軾與呂惠卿的恩怨,那也是人盡皆知,今后的朝堂一定會更加熱鬧。
蔡延慶、元絳、章惇等人則是出任副宰相。
在政事堂中,王安石這一派始終更加強勢。
薛向也是繼續擔任三司使,只不過樊正出任三司副使,為以后接替薛向做準備,事到如今,大家也都知道,往后三司使這個職位,就是三大解庫鋪推選上來的。
這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這能夠很好的確保不濫發紙幣,如果濫伐紙幣,他們三大解庫鋪損失最為慘重,他們一定會盯緊的。
再來,從西打到北,不乏商人的影子,如今商人的勢力已經壯大起來,如果不給商人一個官職,這也說不過去,必須將商人也納入到統治集團來。
不過司法方面,就還是司馬光這一派牢牢控制著。
蘇轍終于回京復命,接替許遵,擔任最高檢察長,京城權貴們無不瑟瑟發抖,畢竟蘇轍在西北時,不管是權貴,還是將軍,見到他,如同老鼠見到貓。
范純仁回來接替趙抃,出任庭長。
這一對老搭檔碰在一起,真是所有權貴、外戚的噩夢啊!
程頤則是接替富弼,出任立法會會長。
蔡京更是直接從糧食署署長升為戶部尚書。
而齊恢、劉述、劉摯等人則是出任二級皇庭的庭長,用來制衡張斐。
蔡卞、上官均他們雖然沒有回京,但都升為各路大庭長。
而王韶則是接替韓絳,出任樞密使。
至于張斐,穩坐最高皇庭,其實他就是皇帝的人,這一點從來就沒有變過,只不過他培養出一批出色的敵人來限制自己。
一個嶄新的朝堂冉冉升起,真是朝氣蓬勃,令人充滿著期待。
完本感言!
正如各位所見,這本書的完本之路顯得有些坎坷,早在兩個月之前,我就說過,之所以完本,是因為在那之后,宋朝主要就是對外擴張,主角能發揮余地的不多,如果戲份再側重于主角,就會顯得有些突兀,但如果不寫主角,那又不太對。
我之所有寫這幾篇番外,就是想讓大家明白我為什么在那個點完本,想證明我在那個點完本,是非常正確的。
事實告訴我,是我錯了。
好像大家都覺得應該這么寫下去。
各位看官們,小希在此給各位磕一個。
抱歉!我錯了!
真心的。
但愿這個結局,大家能夠稍稍滿意一點。
許多書友們認為我是急著完本過年,我承認是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是不多,主要還是太累了。
這本書真是我寫過最累的,不管是心理上,還是身體上,就拿查資料來說,以前寫小閑人、小廚師的時候,大概看一看,知道是個什么事就行。
但這本書可就不行,必須要查清楚宋刑統上面每個字的意思,關鍵很多條例寫得是晦澀難懂,甚至于你看懂了,但不知道他們想表達什么,這條例為什么要這么設計,這真是非常要命。
而且寫到末段,大庭長就必須給出具體判例,甚至給出全新的法例,但照搬全抄是肯定不行的,因為很多民事法,其實跟生產力也是息息相關的,如果照搬全抄,可能會貽笑大方,這也是為什么我在文中幾次強調,必須要基于儒家思想立法。
同時,我對此沒有細說,只是說富弼他們立的法,反正一筆帶過,原因就是在于我也不敢為了主角裝逼去亂寫,法律沒有好壞,只有適合與否。
就說皇權,誰都知道限制皇權肯定是好的,但是在這個時代,去貿然限制皇權,亦或者給予商人更多的權力,可能會起到反效果。
這才是完本的主要原因,而過年只是起到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
另外,說說這本書的兩個比較重要的問題。
第一,就是女主。
也是這本書的爭議點,其實我不喜歡去解釋這些,因為寫都寫了,這潑出去的水,也收不回了。
所以在這里我就跟大家說說我設計女主的初衷,其實我一直以來就是根據主角所缺失的一面去設計。
白淺諾代表的是愛情,因為李奇是洞房花燭夜穿越來的,他們之間就是最純粹的愛情。
蕭無衣代表的是責任,因為韓藝是一個無婚主義,原因在于他怕承擔這份責任,他必須懂得承擔這份責任,才能夠去成長。
靈兒代表的是平等,因為在那個時代,人類反而成為低級種族。
寇涴紗代表的是事業心,因為郭淡是在事業初成之際,就穿越了,對于他的事業心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姬舒代表的是野心,原本姬定會因為姬舒,而變得更加充滿野心,慢慢變成一個成熟的帝王,只是沒有細寫罷了。
而許芷倩對于張斐而言,代表的是正義,是善惡分明。因為一個現代律師,一定是在法律的基礎上,務求利益至上。但一個現代律師,跑去古代,根據現代律師的態度去幫富人打官司,這聽著就很無趣,說實在的,那些大地主也不需要張斐。
但張斐又不會突然就變成一個鋤強扶弱的俠士,怎么去轉變他這種心態,我之前是有考慮過讓許遵去慢慢教導張斐,但是我又認為,這說不通。
張斐難道不知道何謂正義嗎?他是知道的,只是跟許遵的不一樣而已,他能找出一萬個理由去反駁許遵。
或許他還是對的,但在公檢法未有建設好之前,他的那種正義其實就是助紂為虐。
只有是許芷倩這種嫉惡如仇,善惡分明、堅持正義,且又漂亮,又有家世的女人,才有可能慢慢去改變張斐的一些思維習慣。
這是我能想到最好的方式,也是我設計許芷倩的初衷,有人認為我是故意制造男女主角的矛盾,顯得有些老套,但我真不是為了讓男主和女主打情罵俏,而是希望利用這些爭吵,去轉變張斐的思維方式。
我可以對天發誓,我一直在研究如何寫出討好讀者女主,我也看別的書,其實大多數都被罵,我對此也有自己的看法,大家或許不認同,就當交流一下。
我認為讀者和作者的視角,有一個很矛盾的地方,就是讀者只代入主角,但作者必須是要代入每一個角色。
尤其是網文,動輒幾百萬字,而且是日更,如何把握每一個角色,我的辦法就是先將每個角色的性格設定好,牢牢記在心里,每當寫到這個角色時,我就直接以這個性格去看待這件事,往往就不會去顧忌主角,否則的話,這人物就會臉譜化。
這要是其他角色,不會有太大問題,關鍵女主是一個非常特別的角色,稍微有點個性,尤其是刁難男主,讀者就會感到被冒犯,往往很難討喜,我的經驗就是日久生情,我最早看過一本神書,里面的女主角剛出現時,也是被罵的體無完膚,但寫完以后,每個女主都被人喜歡,奉為經典。
其實小廚師、小閑人也有類似的情況,寫得夠長,縱使最初不喜歡,完本時,大家還是對她們充滿著愛,畢竟已經是孩子他娘,不看僧面看佛面。
如果讀者實在不喜歡,我可以少寫,但是我不會輕易改變女主的性格,如果養成這種習慣,很難去把控住人物。
當然,下本書,我會爭取寫得多數人都滿意。
第二點,就是兩個人,一個是歐陽修,一個就是王雱,這兩個人物廢了我很多稿子,我恨他們。主要是王雱,就是王安石的兒子,我之所以將他的稿子全部刪掉,都不提整個人,因為我不認為王雱是一個那樣的人,但如果要寫他,就必須寫成那樣,這才有看點。
我為王雱設計了四個官司,但導出來的結果,必然是王雱要走向黑化,甚至影響到王安石,因為我不認為王安石在當時局勢下,會大義滅親,他一定會選擇維護兒子,黨爭的情況下,是沒有是非對錯,只有輸贏,王安石哪怕是為顧全大局,也得維護自己的兒子,就很難去把控這個度,但因為王雱而令王安石失去光彩,我覺得對王安石又不公平,因為司馬光那邊沒有一個同樣的角色,所以經過很激烈地斗爭,我選擇放棄整個角色。
歐陽修的話,其實歐陽修比富弼、韓琦他們有趣多了,我很想寫他,但那是年輕的時候,從歐陽修離開京城的那些詩詞文章來看,他心態其實發現了變化,就沒有那么有趣了,所以我只是在后面,點了一下歐陽修內年輕時候的影子,但要是具體去寫,可能會怪怪的。
在寫小廚師的時候,我就提到過,王安石和司馬光,我是必須寫得,因為我非常喜歡這個時期,從范仲淹到蘇軾,每個政治人物,我都非常喜歡。
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政治理念,政治信仰,哪怕蘇軾和司馬光,文彥博和富弼,范仲淹和歐陽修,他們的政治理念看似一樣,但其實有很多矛盾點,即便面對好友,他們也會堅持,但同時又都有可取之處,哪怕是兩種極其矛盾的觀點。
在我看來,當時的政治氛圍,就是一種超前,在別的朝代,是很難出現這種情況的(這只是我個人看法),所以我也不愿意去破壞里面任何一個角色,能力不足,那是另外一回事。
可惜被黨爭徹底摧毀,因為在黨爭之下,就沒有什么是非對錯,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只有成敗,在歷朝歷代,王安石和司馬光誰忠誰奸,那也都是輪著來的。
我個人是認為,置身事外,誰都更崇尚王安石,但身處其中,或許大家又會如司馬光一樣,誰能承擔起這份責任?
接下來說說新書,新書的話,現在還沒有具體定下來,如無意外,不是明朝正德,就是武則天時期。
正德的話,就比較輕松一點。
而要寫武則天,就比較考驗操作,但是武則天時期也是必寫的,因為一個女人當上皇帝,這實在是太有趣了。
當然,意外也有可能出現,就是寫一本別的題材的書,其實我一直很想寫封神系列,只可惜寫貫了歷史,有些思維難以轉變過來。
所以,先過完年,再充充電,鍛煉身體,去年飽受腰肌勞損的痛苦,再慎重考慮考慮。
最后,今日正好的除夕夜,小希在此向諸位拜年,祝各位新的一年,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龍年行大運,發大財。
我們龍年再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