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史慈見過諸位將軍。” 宴席結束后,劉備三兄弟與郭嘉當即前往會見太史慈,因為正是他奉孔融之命前來求援。 劉備上前將其扶起,笑道:“將軍無需多禮。” 時隔一世再見太史慈,劉備心中百感交集。 前世也是這人來求援,只是地點卻已是截然不同,前世的劉備并未來到潁川,而是在平原縣聚集了一支義勇軍。 想是這一世他與郭嘉在潁川一地打了一場大勝仗,于是太史慈聞訊而來。 劉備心中如是想道。 太史慈道:“在下并無官職在身,將軍之名實乃擔當不起。” 劉備故作吃驚,隨即笑道:“無妨,我觀將軍一身英雄氣概,未來必定前途無量。” 其實他又何嘗不知此事,故作姿態只是為了凸顯合理性,很顯然劉備已經對重生者的打開方式愈發純熟。 郭嘉心如明鏡,但只是靜靜地看著。 然而張飛關羽卻有些不快,這人不就是長得比他們俊些么,這就是英雄氣概? 真正的英雄氣概應該是虎背熊腰,力大如牛……張飛不滿的想道。 莫名有種自己的奶酪要被搶走了的既視感。 “敢問壯士,如今都昌形勢如何?” 郭嘉開口了,他們將在休整一天后,于后日向孔融所在的都昌進發。 在這期間,他要盡可能的了解對手的主將,兵力,以及戰場所處的地形,以便更快制定大致戰略方向。 孫子的一句話道盡了兵法真意,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郭嘉能這么徹底的擊敗張寧,正是因為他已經摸透了這個人。 看似劍走偏鋒的戰術,其實每一步都經過深思熟慮的推演。 太史慈一見郭嘉頓時眼前一亮,大膽猜測道:“先生可是大破黃巾的郭奉孝?” 自昨日來到潁川,聽到的最多的名字就是郭嘉,也從傳言中大致了解了這個人的外貌特征。 清瘦少年,浪蕩不羈,一副縱欲過度的模樣。 郭嘉聞言一怔,他已經這么出名了嗎? “正是在下,不過擊敗黃巾并非嘉一人之功,乃是我家主公指揮有度,全軍上下英勇作戰。” “先生自謙了,若非你出謀劃策,以區區幾千軍剿滅數萬賊寇談何容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