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見到這樣的宅子,封家人臉色變的真快,全家都非常高興,拉著陸掌柜有說有笑的。 喬麥沒有出面,她帶著廚娘在廚房做菜,把主家的位子讓給陸三娘,讓封家都知道這宅子,陸三娘也是有話語權的。 酒桌上封家有意無意提及喬娘子,還有喬家請的先生一事。 這讓精明的陸三娘一下就知道他們的來意,來新宅認認門就是個說辭,真正是為了封殷實這個兒子來的,他們想讓他拜在王老先生的門下。 應該是知道了王老先生的真實身份,能拜在他的門下,即有了一門靠山,又有了一個好的先生,一舉兩得。 不是她不象著這個女婿,而是王老先生的脾氣她了解,誰的面子也不看,只憑個人喜好,她可不想到時候讓王老先生錘她一頓。 于是找個了借口岔開了話題,不過看封家的樣子,估計回頭還得說這件事,陸三娘只是暫時打消了他們的想法。 時間一晃到了金秋十月,莊稼人露出了笑顏,天公作美,春天和秋天都是好天氣。 雨水充足,又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各家各戶的田地里都在忙著收割,喬家的三戶佃農,更是高興,玉米比麥子的產量高,一畝可以達到一千斤往上,喬家只收六成,剩下的四成都是它們的。 要不說鎮長介紹的知根知底,這三家佃農都不錯,早早把玉米收了之后,就來喬家主動交糧了。 交給主家一畝六百斤的玉米,剩下的四百斤就是他們的了,一家二十畝,就是八千的糧食。 足夠他們過個好年,而喬家一畝地還要交一百斤的玉米,到手里也就是五百斤,只比他們比得一百斤。 好幾萬斤的玉米看著不少,喬家也吃不了多長時間,因為還養著好多小動物呢。 這些糧食從沒賣過,鵪鶉,雞鴨鵝,都是吃的玉米面拌的菜,鹿馬牛有時候也吃些這個。 加上人再時不時的熬個粥,做個餅子,幾萬斤真心不多。 喬麥的空間也因為她的勤勞,已經升到了三級,如今已有二千多畝土地了。 橡膠樹已經在收割,結實耐用的白布也已經買好,就差熬膠后把膠均勻涂抹上去,等膠一涼一固定,就可以開始搭暖棚的架子啦。 一家人齊動員,把后院五畝的玉米收割了。 喬家的院里,房檐下,全都曬著綁好的玉米,金燦燦的果實看著真是養眼兒。 /107/107115/29215644.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