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離村子近了,蕪土人亂七八糟的叫聲就顯吵鬧。 村子外面,立著半人高的木樁,上面像狗一樣拴著一個個蕪土人,他們捆著雙手,滿嘴利齒被敲掉,不明意義的哇啊亂叫。 木樁每隔十米一個,繞了村子一周,共有兩層。 這些蕪土人是村子的第一道防線,蕪土人的肉雖然有毒,但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真要餓急了,野獸還是可以少量吃一些蕪土人的肉。 將蕪土人拴在村外,一旦野獸來襲,他們就會是第一目標,膽小怕事他們會立即哇哇大叫,聲音高昂而有穿透力,與往常的叫聲完全不一樣,是天然的預警機制。 這些蕪土人好養的很,喂點草根樹葉,灌點水,就能生龍活虎一天,除了吱哇亂叫有些吵鬧外,暫時還沒發現別的缺點。 回到部落,朱堯讓幾人先休息,自己則直奔村子后面,原樹蛙部落的克尼正和其余兩名老人削木板。 三名老人戰死后,現在部落里所有的老人都在這里了。 朱堯見他們全神貫注,等了片刻,輕聲道:“研究的怎么樣?按照我說的方法?!? 克尼抬起頭,欣喜道:“阿古都大人,這可真是好用的方法,您來看。” 他撿起身邊兩個木板,木板沒有借用其余外物,緊緊嵌合在一起,形成一個90度的直角,“您看,按照您說的,在一個木板上制造凹痕,在另一個木板上制造相應的凸起,兩者拼接在一起,果然不用外物也非常牢靠。” 朱堯接過木板,用勁拽了拽,非常牢固,不禁點點頭。這其實是前世木匠的手藝,叫榫卯,在兩個構件上采用凹凸結合的一種連接方式,凸的部分叫榫,凹的部分叫卯,在中國古代的家具和建筑上十分常見,但進入新世紀后,隨著鋼筋混凝土和釘槍的普及,這種費時費力的東西已經很少見了。 榫卯結構屬于石器時代的技術,對生產工具要求不高,前世河姆渡遺址中就出土了大量木質榫卯構件。 “加快速度試試各種榫卯,然后按比例擴大,應用到建筑上。雖然這幾天氣溫回暖,但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氣溫驟降,今年的氣溫不正常,我們需要提前建好房屋御寒,缺什么抓緊和我說,我會想辦法解決?!敝靾驀诟赖?。 “放心吧,阿古都祭司。這種凹凸結構的構建方法,樹蛙部落也曾經用過,但沒有您說的詳細,那時我們只是把圓木砍個口子,將另一段圓木塞進去,原理和榫卯差不多,我會盡快研制出各種榫卯形狀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