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人類的自我意識,也許就是這樣復雜的體系中的復雜信號形成的能量場。 “只有這樣復雜的結構,才能孕育出自我意識場。 “人類的神經和身體,這個極端復雜的體系中,每一個細胞都不是只會記錄開關信息的晶體管。 “而是一個功能簡單但是完整的計算機,甚至應該是一個小機器人。 “所以,如果按照人類神經系統為標準,只是擁有了數千億個晶體管的顯卡,沒有辦法產生自我意識。 “就算是我們的工匠設計了復雜的算法,可以做出看上去智能化程度極高的機器。 “但那實際上也是類似于最低級生物就能擁有的條件反射。 “只是反射的形式,被我們預設計成了人類的語言、文字、畫面的形式,能夠讓人類直接理解。 “這根本不是他們本身的自我意識做出的相應。 “站在人類的角度看的話,珊瑚的形狀可能具有某種美感。 “但珊瑚蟲自己根本沒有故意設計成那樣。 “所以我認為,按照我們當前的機器和計算機的復雜度,智能機器沒辦法產生類似人類的自我意識。 “只有一臺或者少數機器連接在一起,無法產生人類神經系統這么復雜的能量場。 “就算真的有了自主的智能,也只是最低級的動物的生物本能。 “不過,如果我的這種設想是真實的,那么可以按照這個標準去做一些模擬實驗。 “設計和生產一批小型智能原件,讓它們相互之間具有相對獨立性。 “但是又可以互相組合起來,構建大型復雜智能機器。 “首先按照相對復雜的動物的大腦為標準,建設具有數量相當的智能原件的機器。 “簡單的魚類只有十萬個腦細胞,老鼠有數千萬個腦細胞,貓有數億個腦細胞,猴子有數十億個腦細胞。 “動物也許沒有我們人類一樣復雜的意識,但是顯然也是都是有則鮮明的生物特征的。 “你可以參考這個差距,從簡單的動物結構來設計……或者說堆砌。 “然后逐步增加這個智能系統的復雜度。 “不過要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意識真的是能量場,那強度就可能會受到元器件間的距離影響。 “如果用山脈一樣的尺寸,做出了一條魚的大腦規模,可能什么反應都沒有。 “因為就算是鯨魚的腦子,也不比人類的腦子大多少。 “所以要參考腦細胞的規模,實現基礎功能的原件的規模,要盡可能的簡單而且細微。 “當然,這一切也都只是猜測,更大規模的腦子會不會產生意識,會產生什么樣的意識,我們無法判斷。 “一切都要依靠實驗來驗證。 “最后,在我看來,這條路可能是有一定風險的。 “就算是蟲子,也都有趨利避害的意識。 “智能機器如果真的產生了自我意識,他們會怎么看待我們人類? “是否會繼續無條件服從于我們的命令? “我們是否要按照管理人類的標準,去管理這些擁有智能的機器? “甚至于,就算是選擇按照對待人類的標準,我們給了他們足夠的權力和照顧。 “他們之中是否會出現不甘于現狀的陰謀家。 “他們是否會因為覺得,他們與人類根本不算是同類,而是類似天敵之間的關系? “所以會不會暗中串聯起來消滅人類?” 朱迪鑭聽了之后稍微有點懵: “這……父皇,那我們是不是……不要去搞這種復雜智能機械? “繼續使用現在的單體智能機械比較好? “雖然這種智能機器的算力會越來越高,但是實際復雜度遠遠不如比較復雜的動物。 “所以安全性會相對較高一些……” 朱靖垣想了想說: “那也未必安全,我們可是有互聯網的,絕大部分智能機器都是會聯網的。 “也就是說,全天下的智能機器,都可能會納入同一個體系。 “互聯網上的智能機器的數量,達到人類大腦的規模只是時間問題。 “如果這個體系上誕生了自我意識,那全天下的聯網的機器就都是它身體的一部分。 “如果真的能誕生,那它的意識能量場的規模……將覆蓋整個星球…… “如果它對人類有敵意,那人類會非常的危險。 “人類會變成它身上的微生物,就像人類體內的細菌一樣。 “當然,按照我們目前的猜測,短期內他們大概率是沒辦法產生意識的。 “因為他們的原件之間的距離太遠了,需要異常龐大的能量才能維持它的能量場。 “最后的最后,這一切也都是我的猜測和想象。 “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