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自請流放-《大明1805》
第(1/3)頁
老皇帝輕輕揮手,讓朱靖垣、朱簡烽叔侄兩個回去坐下。
然后看向周圍的群臣,主動提出了新的問題:
“其他衙門的任務進度如何?撤藩的事情規劃的怎么怎么樣了?戶部的人呢?”
如果是剛剛上朝的時候,老皇帝主動詢問工作進度,也許還會有其他人主動報告。
但是現在有了朱簡烽的先例,現在就算是有點進度的衙門,也不敢站出來表功了,準備回去再琢磨琢磨。
最起碼,理論上應該咨詢朱靖垣的,得先去問一下朱靖垣再說。
不只是單純的為了避免下次報告出岔子,也是稍微有些期待朱靖垣能給出真正有用的建議。
只是被點了名的人就沒有逃避的機會了。
戶部尚書王念孫,現年六十一歲,但是看上去比較年輕,須發只是花白,腿腳也比較靈活。
聽到皇帝陛下的呼喚,王尚書心情復雜的站起來,斟酌著語言小心報告:
“啟稟陛下,戶部及相關衙署,對于撤藩事宜尚未有明確定論,還需要繼續研究決定。”
老王尚書試圖打馬虎眼,老皇帝卻抓住不放,繼續追問:
“那討論的大致方向總該有吧?什么樣的藩國最容易撤銷?戶部應該自行篩選討論過吧?
“為了安撫藩國民眾,朝廷應該盡快拿出撤藩樣板來,先找幾個能迅速撤藩的藩國出吧。”
王尚書推脫不過,只能開始說明詳細的思路:
“藩國之中,撤藩最易者,當屬西海國(西奈半島),以及波斯海灣西南沿岸諸國。
“西海國有藩而無王,朝廷始終沒有冊封西海藩王,事實上與布政使司無異。
“當地處于東西方交通要沖,大明與西夷在此地征戰多年。
“當地土人本就相對稀少,又因戰亂逃陸續難去了鄰國,如今幾無幸存者。
“藩國境內人員,或是帝國兵卒,或是財團伙計,或是開河勞工,但皆為大明百姓。
“西海運河乃是世祖皇帝定下的最緊要工程之一,開河勞工沒有用當地土人和天竺人,全部是從大明本土遷徙的百姓。
“這些百姓即是勞工也是移民,開河之后就直接在西海定居,繼續維護和保障運河暢通,也以運河之利善養之。
“因此,西海國當可直接改設布政使司,應該不會出現太過復雜的問題。
“波斯海灣西南諸國,則是有國而無民,那里本就是不毛之地,內陸數百里無人煙,所見止有荒涼大漠。
“自設藩之日起,歷代藩王皆多次奏請撤藩、移藩,并稱隨時都可直接離藩歸京。
“但其藩國人煙稀少,撤藩雖然相對容易,但設置布政使司,選拔官吏卻頗為困難。
“就算是臨近藩國百姓也未必愿意過去,更不用說大明本土官吏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昌市|
大安市|
昭平县|
靖远县|
岚皋县|
库尔勒市|
高雄市|
平果县|
深泽县|
仙居县|
扶沟县|
神农架林区|
龙川县|
涿鹿县|
淮北市|
许昌县|
中宁县|
宝应县|
囊谦县|
孝义市|
林州市|
平安县|
平遥县|
丰县|
钦州市|
恩施市|
贡山|
中西区|
台州市|
休宁县|
新昌县|
衢州市|
和林格尔县|
乌拉特中旗|
石嘴山市|
威远县|
长岛县|
晋江市|
和田县|
南宁市|
海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