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長衡街位于青陽縣東邊,這片兒有好幾條老街區,四五里外就是縣城的商場所在。 長衡街上雖然不繁華,但人流量卻很大。 附近有一條老街,兩旁開的都是飯館和各種小店。 藍姝租房的房東大嫂謝嫂子,就在街上開了一家店。 一家改衣服、收褲邊,干零碎小活兒的店。 藍姝之前只是知道謝嫂子開店,平時來來往往也路過好幾次,真正到店里來看,今天還是頭一回。 謝嫂子名叫謝曉菊,她開的這家店只有十來平方大小,是沿街的門面房,店里有一臺半新不舊的縫紉機。 聽謝嫂子說,她和她男人結婚時候雙方家里都窮,只過了彩禮,手表、自行車、縫紉機這些大件兒的一件都沒有。 前幾年她男人開車拉貨賺錢之后給她買了臺縫紉機,說是補償她的結婚大件兒。 這臺縫紉機以前大多時候在家閑著,前兩年政策允許做生意之后,謝嫂子就在街上找了一間門面房,用家里的縫紉機自己干點零碎活兒。 這小生意雖然賺的不多,但一個月怎么也有十幾塊,夠她和兒子日常開銷,也算補貼家用了。 藍姝在謝嫂子店里待了一會兒,觀察到謝嫂子踩縫紉機相當熟練。 她順口問了句,“謝嫂子,你會裁剪衣服嗎?” 一般會做衣服的人不一定就會裁剪,就算會裁剪,能把衣服的版型控制好,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謝曉菊被問到,幾乎不帶猶豫的張口就回答,“會,我年輕時候在服裝廠里干過,雖然沒有正規學過裁剪,但平時自己留心記過版型。” 說起當初在服裝廠工作的情況,謝曉菊還有些自豪。 藍姝能看得出,她的自豪完全是自身有能力、有底氣的體現。 似乎是怕藍姝不信,謝曉菊還在后面補充了句,“自從家里買了縫紉機以后,我們一家大小穿的衣服都是我自己做的。” 聽她這么說,藍姝立即看向謝嫂子身上那件玫紅色的襯衫。 這衣服在做工、版型上沒得說,就是顏色太刺眼了。 得知謝嫂子會做衣服,藍姝頓時有了想法! “謝嫂子,你能幫我做衣服嗎?我畫圖紙,你來做,計件算錢那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