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乾清宮的門口,天子帶著載垨和載壦歡聲笑語的走了進來。
載垨說了占城國使臣的笑話,弄得皇帝和老二載壦哈哈大笑。
朱厚照雙手叉腰,長嘆一聲,說:“今天這事議得痛快。老大,你這差使辦得不錯。”
“兒臣不敢居功,這都是父皇教導的好。”
“啊,算時間,朕當皇帝也有二十一年了,前些年的時候呢,朕覺得國家的事是第一位的,國事哪里能胡來?但這兩年想法有些變了。一個人的壽命總歸是有限的,朕拼死拼活的擴張版圖,揚我國威,但若是子孫不肖,那這一切的土崩瓦解不過就是一瞬間的事。
當年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他打下的版圖算大吧?可現如今的黃金家族被我們大明的騎兵攆著跑。朕有時候會想,朕這一生最大的功績會是什么呢?
到如今,朕有答案了。如果說朕有功績,最大的功績應該就是給大明在正德之后留下一個果敢英斷、能力卓絕的君主!”
他這一代的皇子算是很正常的了。
有明一代,因為宮廷禍亂,有幾代帝王在童年時期根本沒怎么好好念過書。
但他這幾個都是系統性的受過中式和西式教育,一方面對于中華傳統心中有數,另一方面在科學之道上也沒有抗拒。
朱厚照有時候也會糾結,到底是哪個好。
繼承人問題談起來的時候,算是比較敏感的,載垨只覺得是父親對自己的鼓勵和認可,當即表態,“父皇,兒臣等定不會叫父皇失望!”
“不說失望不失望的了。來來來,隨朕進來。”
皇帝一手拉著一個,今天高興,他要小酌一杯。
南洋的總方向定了以后,有《明約》約束,有嚴嵩落實,作為皇帝,他的事情其實就簡單了,就是在過程中有問題的時候拿個主意,現在一切才剛開始,所以只需要等待結果。
嚴嵩也算是平步青云了,在正德一朝一直比較風光得意,歸根結底還是辦事敞亮。
不過這次的事難度極大,就算是他也有些壓力。而且他深知正德皇帝的稟性,一旦出了大差錯,那肯定要處置人的。
所以他也不耽擱,回去的路上就想著要把滿剌加國和占城國的兩國使臣給叫了過來。
“嚴惟中這個人,心思活,手段足,你所提的這個構想由他去做,是出不了大差錯的。估摸著要等個小十年的光景,到那個時候,南洋幾大海港交相輝映,經濟社會繁榮,則大明天下穩當。
治國有時如治家,對內要和睦團結,國家內部如何團結?圣人已有先言,不患寡而患不均,因而要始終注意百姓的生活條件;對外則要齊心合力,便是不能分裂、內斗。”
朱厚照幾杯酒下肚也開始暢享心中規劃著的未來。
將南洋納入手掌之中也算是一樁不小的功績,更為重要的是商業與貿易興起,從這個時刻開啟,他差不多有自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