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由于晚上受了傷,不得不去了一趟醫院,以至于勾起了陳決不少成長時期的痛苦記憶。 首先就是母親患癌病逝之前,在安縣的人民醫院住了很長一段時間。 原本陳決是個跟普通鄉下長大的孩子一樣無憂無慮,但是在小學四、五年級開始,他的生活就變得沒有再像之前那樣快樂。 母親的病重,讓他經常出入醫院,看到了幼時無法理解的傷和病,也見到了家人整天的滿面愁容。 癌癥,這是那個年代,到現在這個時代,跨越來十幾、二十年都還是提起來讓人聞之色變的病癥。 這里順帶一提的是,陳決小的時候,其實是陳村出了名的讀書天才,數理化一學就通,小學、初中接連參加奧數比賽得獎得名,早智之名聞名全村。 而且從小聰慧懂事,被村民、親戚之間爭著夸這孩子聰明懂事,相當于是網上傳爛了的“別人家的孩子”。 但是陳決的成長過程并非跟普通人一樣一帆風順,父母的相繼離世,讓他在學業上分了心,再加上缺乏語言天賦,英語、語文成績偏科的厲害。 以至于中考、高考這種應試教育的考試,都沒有發揮出他本該有的智力水平。 這就像是我們常提及的“傷仲永”的翻版故事,以及印證了那句老話:“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某位研究大腦的科學家曾經提出這樣一個假設:“所有人出身時都是天才,具有大自然所給予的不可思議的能力,只是在成長初期缺乏良好的環境能把能量給引發出來,以至資質消失。” 陳決就是這樣一個缺乏引導、缺乏適合的教育環境的早智天才,家人的相繼離世讓他身心受到了連番打擊,家庭的落敗讓他從小在親戚的冷嘲熱諷中養成了敏感、自卑、內向的性格,甚至有了網上人們常說的輕微社恐,不想跟人交流說話,害怕跟陌生人打交道,20歲之前已經經歷過許多人一生才會經歷的人生坎坷。 他在求知求學的途中麻木了、懈怠了、自卑了、分心了,以至于沒有走上更好的人生道路。 可是這樣的成長經歷,依舊讓陳決考上了三本,在各種不同專業的工作崗位中輪番轉換,依舊能快速適應,甚至能比別人學的更快,更快晉升。 不過由于這幾年職場內卷嚴重,經濟不景氣,外加他性格有缺陷,不能適應對外的崗位才被炒了魷魚。 以上都是陳決在剛才回憶了自己截止到目前的所有人生經歷,才突然幡然醒悟。 初始面板給予的屬性,可能并非他當前的屬性,而是他人體的歷史峰值屬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