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世間萬物,皆是因緣和合。 既然選擇了修煉龍珠,那么別說有不周山石遮掩氣息了。 就算沒有,以至于龍珠真的暴露了,引來邪祟的覬覦,那也是緣法該當如此。 屆時,自己也相信自然有辦法可以解決。 何況敖青一身神通,尋常邪祟,也決計對他產生不了威脅。 閑話少提,敖青便與敖廣一同,再次來到了東海寶庫的深處。 在經過東海寶庫時,敖青一路上看到數不盡的珍寶兵器,忽然心生一個念頭:自己是不是也該有一件兵器呢? 一件趁手的兵器,還是很重要的。原著中孫猴子就是如此,他回到花果山,用什么兵器都覺得太輕,不趁手,才在東海搶得了金箍棒。 敖青雖然對那兵器重量沒什么要求,但是若與人交戰,無趁手兵器,往往也是很不利的。 這一點,尤其是在以人形的模樣戰斗時,就更是如此。 “要不要提前把金箍棒拿了?嗯……不妥。”敖青想了想,最后還是覺得金箍棒不太適合自己。 對現在的敖青來說,他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棒子,倒也能熟練運用。 但是一則棒子不太符合自己心意,二則,更主要的也是因為,這金箍棒命中注定是與猴子有緣的。 具體為何如此,敖青現在也不清楚。但他今時不同往日,在三星洞心證菩提以后,他已非是單純的“求仙者”,同樣也是“修道者”。 修道者,最講究“緣法”二字。有緣則能相聚,無緣則老死而不相往來。 如意金箍棒在東海擱置了這么久,敖青以前也曾去看過,但都沒什么稀奇的,對他沒什么反應,只是一塊巨大的神鐵而已。 但在《西游記》中,孫悟空一來到東海,就與那金箍棒引發了共鳴。 寶物有靈,選擇了孫悟空。 在《西游記》中,定海神珍鐵雖也被盜走過,卻沒有妖怪能讓它隨意變化,就是這個道理。 如今的敖青,或許也不行。而且就算能夠強行收服,說不定也是禍非福。 當然了,如果說,那金箍棒同樣也對自己散發光彩,且敖青對金箍棒有一種有緣之感。那他自然也會從善其美,收下這兵器。 “也罷,此事不急,龍珠才是第一要務。”敖青心中想道。 轉念間,敖青和敖廣便一同打開龍宮寶庫深處的大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