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是的。敖青之所以變成柳樹,在這里攔路,倒也并不是因為像《西游記》中的孫猴子一樣,心存炫耀之意。 而是,這樵夫許久不回來一次,尋思一方面來迎候一番,一方面則是請樵夫指點一下修行。 這樵夫,實力有多強大,敖青不甚清楚。但他卻知道,樵夫很強! 哪怕是現在玄功初成的自己,面對這樵夫師兄,也是一絲一毫的勝算都沒有。因此讓他指點自己,自然也是沒什么問題的。 樵夫看向敖青,道:“你有師父不去請教,卻來請教師兄,是何道理?” 敖青道:“適才師兄自己便說了‘長兄為父’,師父有師父的教法,料想師兄也有師兄的教法才是。” 樵夫聽聞,頷首道:“倒是也不無道理,也罷,你再變化幾番,讓師兄看看。” 敖青聞言,便又施展出那“周天變化之術”,變成了一塊頑石,隱于草木之間。 樵夫見狀,便仔細觀察了這頑石一番,說道:“不錯,不錯!再變幾個其他模樣來。” 敖青依著樵夫,變成了一些松鼠飛鳥,山狐大雁之類的,又變成凡人,有男女老少,百態相貌。俱都彷如真實,看不出破綻。 樵夫看了許久,半晌后,不由撫掌笑道:“夠了,夠了。心玄師弟,你這變化之術當真是爐火純青了,幾乎沒有什么破綻可言。不過,卻還少了一樣的東西。” 敖青一怔,回歸本相,問道:“什么東西?” 樵夫道:“心境!” “心境?” 樵夫道:“正是。你這變化之術,要比那些個幻化、易容之法玄妙得多,乃是真個變成了本物。但是,卻缺少與之匹配的心境。” 敖青道:“請師兄說得詳細一些。” 樵夫點了點頭,詳細說道:“這大千世界,自有玄妙道理,飛禽有飛禽的道,走獸有走獸的道。花草樹木,亦有花草樹木草木的道,就連凡人也是如此,往往會隨著時光變遷,而心境不同。你這變化之術,雖然是連身軀都變得一般無二了,可心境卻不加匹配。如果遇到一般人,自是無妨。但若是碰到了有諸如‘天眼通’、‘他心通’,或是能窺破本質,洞穿真實的神眼的話。那便恐被看破了。” 敖青恍然大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