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十三章 四境-《西游:我,東海龍太子,拜師菩提》


    第(2/3)頁

    敖青道:“弟子雖有些許耳聞,但卻不真切。譬如弟子知道,佛門修金身、法相,道門有金丹、元神。而天庭眾神,則各自掌握世間之權能。至于我龍族,多以天賦神通為主要。”

    菩提祖師微微頷首:“不錯,你所說的,都是這世間所存在的法力。佛有佛法,道有道術,神有神職。似你龍族這般瑞獸,也是天生就有著諸般神通,呼風喚雨,不在話下。不過,若以修行境界而論,世間修行法,卻可分為四種……”

    菩提祖師緩慢道述,為敖青講解這世間修行。

    卻原來,這世間修行之法雖有萬千,但終究殊途同歸,但凡是在修行路上,大體可分為四個大境界。

    這四個境界,分別為“凡”、“仙”、“圣”、“道”。

    凡境,則是未曾踏入修煉門庭之境界。小到世間凡人,大到瑞獸,兇獸。都屬凡境。

    所謂“凡”,乃是“帆”之含義。寓意于苦海之中,孤帆遠航,難能超脫之意。

    仙境,則是通過修煉,達到“逍遙”之境界者。

    所謂“仙”,即長生仙去,從人從山之意。可獨善其身,長生不老,或有種種神通,能斬卻欲望,逍遙自在。

    而世間仙人,無論是天庭仙神,還是西方的羅漢、比丘,大多都是“仙境”。

    圣境,乃是有大智慧,大德行。順應天意,救度萬生。

    所謂“圣”,本意乃是豎起耳朵傾聽之狀,意為教化。圣境之者,明事理,通天數。

    于法力,亦可以洞察三界,鎮壓一方。乃至于開辟天地,徹查前后因果。

    對應的乃是諸如觀音菩薩、真武大帝這般神圣。

    而“道境”,則是通明道果,監聽大歲月之變數。超越“天地”之概念,直指大道之境界。

    道可道,非恒道。到達此境界的大神通者,亦不可以用常理而觀之。

    譬如那佛祖一夢之間,心念漂浮萬界。那道祖八十一化,演悟諸天玄黃。

    ……

    ……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盐县| 福海县| 报价| 上林县| 应城市| 乐陵市| 都兰县| 桓台县| 泽州县| 琼结县| 子洲县| 营山县| 吉林市| 芦山县| 文安县| 云霄县| 平阴县| 金沙县| 新竹县| 乌拉特后旗| 两当县| 临猗县| 商洛市| 灵丘县| 容城县| 吴桥县| 伽师县| 苗栗市| 湄潭县| 宁陕县| 台前县| 缙云县| 乌苏市| 建始县| 福建省| 敖汉旗| 额敏县| 桃江县| 台中市| 克什克腾旗| 安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