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及至如今,敖青已經隱有察覺。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考驗本身,就已然是一種特殊的“教學法”了。 就好像第一條求道路一樣。 看似都是自己悟的,但如果沒有那條路的幫助,自己冥想個千八百年,恐怕也未必能悟出如此道理。 更加不可能,發現“菩提心路”的存在。 敖青雖是自己冥想,但也仍然是受到了求道路的發省,和教誨! 既然是受教。 那,又有什么好抱怨的? 因此,現在的他,甚至希望這考驗可以多來幾重。 畢竟,這,就是在“上課”呀! 想通了這一點以后,敖青便開始觀察這懸崖峭壁。 那“霞光”,應當就是自己的目的地。 這懸崖峭壁,的確極高,高度甚至頗有些類似于求道路的長度。 敖青決定稍微嘗試一下。他振奮身軀,朝霞光所在之處高沖而去。 很快,隨著青龍飛霄,敖青飛至三萬九千丈高空。而此處差不多也是如今他所能飛舉的極限。 雖然這里距離“霞光”,還有很遙遠的一段距離——預計,恐怕至少還有數十萬丈以上。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敖青并沒有感受到類似“求道路”上的限制。 他的身體沒有變小,飛行的高度,也沒有受限。 換句話說,這霞光和懸崖峭壁,只是單純的“高”而已。 這第二重考驗,很簡單,很直觀。 但是,也很難! 就好像凡人去攀登一座高山一樣。如今的敖青,相對于這“霞光峰”也只是一條凡龍。 他自身天賦的飛舉手段,只能維持三萬丈左右。再往上,就需要借力休憩,但偏偏霞光峰的四周猶如圓柱光華,無從借力。 敖青落在地上,仔細觀察著周遭的事物。并且在思考,有什么辦法能夠取巧,讓自己類似發現“菩提心路”一樣,登上此山。 想了半天,始終沒什么頭緒。 或者答案是……本來就沒有。 這就是一座高山。 沒有求道路的玄妙,也自然就沒有求道路的捷徑。 何況。 想起樵夫方才所說的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