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花果山果然秀美壯麗得很,不愧是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 敖青的目光放在花果山上。 在得知龍族很可能并不是像自己想象的那般強大以后,他一瞬間就感覺到壓力倍增,危機四伏…… 當然了,幸好那些“危機”,都是在很久以后。 而且敖青隱約有所察覺,這個世界的時間尺度,似乎比自己印象中“小說”記載的時間尺度有些差異。 就好像天庭那種固定點數的降雨圣旨,往往是幾百年也都不出現一次。 小說中當然沒必要這么記載,但實際上,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畢竟,天庭的運作體系太龐大了,不是短時間就能夠把一切世間瑣事都處理完的。大多情況下,四海、地府,甚至是山神土地城隍,都有著一定的自治權能。 龍族就是這樣,平時大部分時間都是自行管理,除非有要事啟奏,否則都沒資格上朝。 而這也就導致了,為什么三百年,敖青始終沒有察覺到“天庭”的存在。 因為這個世界,雖然和古典小說中描繪的神話世界極其相似,但是偏偏又要比古典小說中所描繪的體系更加龐大,也更像一個神話世界——也許真正的神話世界,就是這樣的吧。 最簡單的例子,敖青在得知天庭存在以后,第一時間想到了“西游記”。 但他不確定,西游記描繪的故事是否也存在。 雖然東海之濱的確有許多國家,也有許多名為“花果山”的山,不過這也代表不了什么,因為“花果山”實在是太多了。 只要有花有果,都可以被稱作是“花果山”。 現在,東海之濱,傲來國旁的花果山,還不是最出名的一座。 所以敖青為了確定是否存在“西游記”的故事,便詢問了自己父親……東海是否有一塊大禹留下的神鐵。 老龍王想了許久,才說道:“好像是有的。大概是數十萬年前,大禹治水時,曾在我東海留下過的定江海深淺的一個定子。” 數十萬年前…… 敖青有些沉默。 這和自己記憶中的歷史,完全不同。 不過如果以神話的尺度來看,這也并不是不可能的。 畢竟別說幾十萬年,佛教甚至動輒億年。 而在敖青親自前往到東海海底,看到那杵在海底巖漿之中,散發著萬道金光,十數萬丈之高的巨大神鐵時,不由地更加沉默。 這特么是一萬三千五百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