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聽到這王玉蘭不由得一愣,隨后便是滿臉興奮道: “還能這樣啊?” 陸遠笑著點頭道: “當然能啊,待會你在家里等著就行了。” 王玉蘭則是連連點頭。 等陸遠洗漱完后,回到屋里一邊穿大衣,一邊望著王玉蘭好奇道: “你剛才去桃花妹子家里找她,沒問問高徐氏她為啥不在家?” 王玉蘭則是搖頭道: “別提了,她家直接鎖著門,誰也不在家。” 陸遠聽到這里后,便是點了點頭,這樣啊。 那還真是有些奇怪呢,這不過年不過節的,這人怎么都不在家了呢。 陸遠也沒多尋思,而是帶著王玉蘭出了自己的家門。 陸遠在上鎖的時候,一旁的王玉蘭則是在一旁道: “哥,你讓他多加一片大肉,還要一瓶老汽水。” 陸遠笑著點頭道: “行。” 這王玉蘭有的是錢呢,都是王年軍給的。 那龐凱歌也是有福了,別看王玉蘭天天不在家里做飯,不做家務,都是龐凱歌來。 但架不住王玉蘭有錢啊,沒事王玉蘭就給龐凱歌出去買點醬牛肉,弄點小酒回來。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里下載.yeguoyuedu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龐凱歌那日子過的也舒坦嘞。 說罷,陸遠便是朝著馬棚走去。 這雖說現在有自行車了,不過,陸遠不愿意騎自行車。 畢竟,在地球上的時候,從中學到高三,騎了六七年有啥好騎的,還是騎馬瀟灑。 就是這個馬騎起來有些累人。 沒有馬鐙。 說起來這馬鐙啊,那可真是厲害了。 馬鐙的構造極其簡單,但是呢,馬鐙這個發明,在歷史上的評價是非常高的。 有很多歷史學者都是認為,馬鐙這個東西的偉大,是可以跟車輪相提并論的。 說起來,古代的兩次重騎兵熱潮,都是因為馬鐙的出現而刮起的。 一次是國內古代,一次是西方。 都是因為馬鐙。 也正是因為馬鐙的出現,騎兵才成為了戰場的主角。 沒有馬鐙,騎馬真的是個苦差事,特別是當馬飛奔或者跳躍的時候,騎手坐在馬鞍上兩腳懸空,只能用雙腿夾緊馬身。 陸遠這個完美體魄如果從皇城一路疾馳到青丘村落都覺得有那么點累。 就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像是林福生,許主任那樣年紀大的人,騎馬真的是個苦差事。 這也是為什么許主任在弄出來第一輛自行車后,就立馬換自行車了。 自行車那真是太舒服了。 曾經有一位歷史學者評論馬鐙,只有極少的發明像是馬鐙這樣簡單,但卻在歷史上產生了巨大的催化影響。 馬鐙的出現可以讓婦孺甚至孩童都可以很快掌握騎馬的要領。 長途行軍也會更加輕松,游刃有余。 如此厲害的東西,陸遠為啥不弄。 廢話,那當然是手里要留點東西了。 留著點,自己遇到事情,當場就能拿出來的東西。 這貓教老虎還留著一手呢。 陸遠肯定也要留啊。 再說了,這之前脫粒機,大棚,地炕火道已經是讓陸遠聲名鵲起了。 現在陸遠的日子已經是非常舒服了,這個時候不需要在弄什么東西。 現在就算再發明出來什么東西,那也就是錦上添花罷了。 所以,目前不需要。 陸遠牽著馬出了四合院兒后,便是去了面館,給自己叫了碗大肉面。 又給老板說了下,給王玉蘭送一碗過去。 而陸遠吃完后,便先去了脫粒機廠外面的小飯館看看啥樣。 之前一直沒有時間看。 去了后,跟陸遠預想的一樣,畢竟,這劉守財是拿著陸遠給的設計圖給蓋的嘛。 兩層小樓,后面還有一個院子,還打了個地窖,打了口水井。 院子里面也有幾個小屋子,到時候二叔跟兒子,就先住在這小屋子里就行。 以后要是掙了錢,就在城里買間屋子。 這現在脫粒機廠已經完全建造好了,這幾天把一些設備什么的運進去,馬上脫粒機廠就要開工了。 而脫粒機廠的對面大街這里,也就是這飯館的一熘,也早就蓋起來了一排排的屋子。 除了這個飯館兒,還有各種其他東西。 不過陸遠這個飯館位置是最好的那一批,這廠大門斜對面就是。 這蘇璃煙的二叔只要水平不是太差,那絕對能掙到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