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三個年輕人接連說出臺上這出《牡丹亭》的主題,白聞玉欣慰地笑道: “本來還以為你們年輕人看不下去,我還想跟你們講講臺上這出戲到底演的什么,但想來也對,艾青是港大的高材生,小溫跟天然又是專門學這個的,看來真是我小看了你們呢。” 白聞玉有所不知,他們三個人何止是了解,正如那對楹聯所書,今時豈無從前事,座中常有劇中人。 《牡丹亭》這出戲,說是他們之間所以經歷的投射縮影,亦不為過。 賀天然有些擔心地看了一眼神情恍惚的溫涼,知她此刻與劇中人物產生出濃濃共情,男孩腦中心念電轉,隨即對母親笑著補充后續道: “阿涼說得沒錯,確實是情之所至,金石為開,杜麗娘最后得以還魂,死而復生,與柳夢梅結為連理,情定一生,當真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最佳范例,雖說這其間過程曲折了些,但在結局皆大歡喜的襯托下,中間的苦楚與傷情,才顯得更為感人珍貴吧。” 溫涼知男友是在故意借古喻今,這種在有情人之間才會感受得到的心有靈犀,瞬間讓女孩的心里升騰出一股暖流,渾身是暖洋洋的。 然而,對臺上故事頗有感觸的,不光只有她一個人。 賀天然對于這出戲的補充沒有什么錯誤,只是從他的嘴里說出什么有情人終成眷屬,結局皆大歡喜這種話,讓曹艾青心中有了一種與溫涼完全相反的煩躁感覺。 他是最沒資格說這種話的人。 不過,眼下曹艾青并不打算借題發揮,就像她之前說的,她來參加這次家宴,不是為了爭風吃醋,而是為了看清“賀天然”其人的真正面貌。 雖然曹艾青恨極了那個一直在暗中誆害了自己一生的賀天然,但不可否認,自己穿越時空的機會也是他給的,如今女孩面臨著兩種思維與記憶上的沖撞,愛與恨變得失衡與畸形,她必須找到一個解決的方法。 因為,這才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 盡管仍有排斥,可在這片歲月交疊糾纏的時光瀚海中,賀天然確確實實是她唯一的坐標了。 認清他,然后完善自我。 這個,要比愛情重要得多。 當白聞玉聽完兒子的話后,臉上的笑容微微一凝,但很快就恢復了常態。 曹艾青捕捉到了這個細節,為何白聞玉的眼中會少見的閃過一絲失神呢? 蕙質蘭心的女孩問道:“白姐,你平常很喜歡聽戲嗎?” 白聞玉搖搖頭:“其實,我對戲曲也不是很了解,只是當初陪著天然的爺爺聽了不少,而且《牡丹亭》這出戲,對我來說,還蠻有意義的……” 賀天然還是頭一次聽說這事兒,他也跟著問道: “媽,什么意義啊?” 白聞玉閉口不語,而一旁的賀盼山,卻是怏怏說道:“確實蠻有意義,當年我跟你媽相親時看的就是《牡丹亭》,你爺爺安排的,為了陪他,我們花了兩天時間看完了全本的戲,當年就在這兒。” 三個年輕人聞言皆是沉默,頓感唏噓。 賀盼山的目光依舊放在戲臺之上,他口中娓娓說道: “這些年,這戲看了也不少次,依我看啊,這《牡丹亭》其實寫到杜麗娘還魂為止即可收筆了,重生之后的事,過于冗長,她是鬼的時候,反而過得更開心一些,一旦還了陽,愛情撞上現實的冰山,管他柳夢梅最后有沒有考上狀元,杜麗娘的老爹不還是執意要將他們分開? 若非湯顯祖最后寫出讓皇上這么個人物出來和解的戲碼,他倆的愛情,是如何都收不了場的…… 但是這么寫,反而是落了下乘,你們覺得呢?” 面對前夫的言之鑿鑿,白聞玉當即是有條不紊,反唇予以回應: “若按你這么說,那《牡丹亭》就只保留《游園》那么一折不更好?相見不如不見,兩人就這么永存夢中。再者說,杜麗娘即便是化為鬼魂,都一直心念愛人,求的就是一個圓滿,怎么到了你這里,連給個結局都給不了呢? 當然,若說缺點,也不是沒有,只不過我所在意的是,杜麗娘到死都只能躺在墳堆里讓人拯救,難免讓現在的人有種怒其不爭之感,可考慮到時代的局限性,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好在如今不一樣了……” 《牡丹亭》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生前,死后,重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