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參觀了教學樓,對建設質量,盧昌華很滿意。 這會兒的建筑公司都是國營單位,偷工減料這種事還沒學會呢。建設學校的口號都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校都是按照幾十年上百年的使用標準來建設的,誰敢弄虛作假?怕是活膩了。 對于金秋開學的話題,聶校長雖然很興奮,可還是有困難,卻難以啟齒。 “聶校長,是不是有什么困難啊?” 見盧昌華問的真誠,他也就不再隱瞞,嘆了口氣說道:“不瞞您說啊,咱們學校,難哪!” “哦?你說說看。” 按照盧昌華的想法,學校建好了,有學生來讀書,還有啥困難? “咱們學校是個新辦的中專學校,屬于地方學校。雖然有昌和集團作為靠山,學生的出路是有了著落,可是這師資就困難了。” “咱們學校經費有限,待遇也不高,好老師招不來,普通教師我們又看不上,所以,到現在為止,專業老師還空缺好大一批呢。” 盧昌華一聽這事,就頭疼了。 沒有老師教學,學生再多有啥用? 他不是缺工人,而是缺有技術的工人! “那這事你們打算怎么解決?” 這事盧昌華不懂,他得聽聽校長的意見。 “我們和別的學校一起爭師資,沒啥優勢啊。” 聶校長嘆了口氣。 “一個就是工資待遇。有的學校為了爭奪師資力量,工資沒法漲,就給津貼,津貼比工資都高出好幾倍呢。” “二一個就是住房。現在年輕教師都面臨著結婚生子的局面,住房是一大難題,如果我們有房子也能吸引一批老師來。” “三一個就是學術職稱方面的。這些也跟工資津貼掛鉤。” “說來說去,還是跟經費有關系。” 老聶說完就看著盧昌華他們三個,眼睛里冒著光。 盧昌華能不知道他的意思嗎? 可是這學校要是都是他出錢,那還是配套支持嗎? “我看這事,要和市府商量一下。而我們企業支持畢竟有限,如果一直這樣下去,是沒法長久的。” 這話的意思很明了了。 你們學校要是一直找我要錢,那咱們就得好好說道說道了。 在學校轉幾圈,盧昌華他們這才返回北寧。 在回去的路上,他撥通了沉洋的電話。 “沉市長,現在說話方便嗎?” “方便,有什么事,你說。” 沉洋還是雷厲風行的作風。 “我剛從二井子回來。技工學校去看了,有成績,也有很多問題。你要是有空,我去你辦公室,咱們好好聊聊。” “好啊,我在辦公室等你。” 放下電話,盧昌華皺眉思索起來。 “你要找沉洋聊學校的事啊?” 王瑤問道。 “嗯,這樣下去是不行的,這學校快趕上是我們自己辦的了。” “就是,咱們已經贊助了兩千萬了,看聶校長的樣子,他們還沒完了。” 吳霞也有些惱火。 “咱們是企業,不是慈善機構,把咱們搞垮了,就沒有以后了!” “是啊,這都是機制的問題,我去找沉洋就是要聊聊這事。” 這個技工學校對盧昌華的昌和集團至關重要,所以他才不遺余力的支持。 可是總是支持就要改變機制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