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圍墻外,姚村夫背了一捆剛砍的竹子正從外面進來。 趙淺淺上前:“姚大叔,還記得我嗎?” 姚村夫這才看到院還有別的人。 “記得,記得,你是那個好心的姑娘,姓趙對不對?” 說話間背簍一拋,那捆竹子落地。 趙淺淺把東西遞給姚村夫:“大叔,上次你幫我送爺爺回去,我還沒答謝您呢!” 姚村夫笑著接過趙淺淺手中的東西:“我就不給姑娘客氣了。” 趙淺淺終于把東西送出,人也感覺自在了很多。 趙淺淺想起剛剛屋里咳嗽的婦人:“您家大嬸的病還沒好啊,您還是帶她去城里,找醫(yī)館大夫看看吧。” 老太太接道:“她這病都十幾年了,起初也沒這么嚴重,藥也吃了不少,大虎編些東西也能賣幾個錢,除了糊口,都用在她治病上,也沒見好轉(zhuǎn)。” 趙淺淺問起姚大嬸這病的起因,姚大叔和老太太都避開這個問題,趙淺淺也就沒再多問。 其實,趙淺淺今天來找姚村夫,一是為了感謝他幫忙送老爺子到醫(yī)館,二是想找他編竹籠子。 早上看到山上有很多兔粑粑,她想飼養(yǎng)野兔,可野兔不像野雞那么容易捉到,野兔膽子小,警惕性非常高,很難捉地到。 原本打算去集市買籠子,想起上次救老爺子時,姚村夫說他經(jīng)常編竹制品去集市賣,她就直接找他定做,順便答謝他幫忙把老爺子送到醫(yī)館。 趙淺淺說明來意,也說了她的想法,姚村夫聽得很投入。 兩人談得十分投機,最后趙淺淺雇傭姚村夫捕捉野兔,活得先養(yǎng)在姚村夫家里。 他們的合作條件很簡單,捉一只活的兔子三十文,打死的兔子十五文,比市場價要高幾文錢。 如果有小兔崽,養(yǎng)大一只就按大兔子的價格算。 前提條件是,不管將來兔子價格如何漲高,姚村夫都只能按這個價格買給趙淺淺,不能賣給其他人,因為這座山是她的,法子也是她想的。 兔子有人養(yǎng)了,山上的雞也得有人養(yǎng)著才行,現(xiàn)在上山的人多,難保不會有人順手偷雞。 趙淺淺又給姚村夫說了養(yǎng)雞的事,姚村夫一并承包下來。 姚村夫是個實在人,沒有多的心眼,趙淺淺很放心把兔子和雞交給他管。 帶著姚村夫在山上走了一遍,講了山上的情況,包括山上的野生菌,獼猴桃,核桃,栗子,野雞等。 每走一個地方都給他裝了一些在背簍里,也講了吃法。 野雞和雞蛋姚村夫說什么也不肯收下。 趙淺淺把臉一橫:“大叔,我送你東西,又不是讓你去什么傷天害理的事,你自己不吃,你也得考慮一下奶奶和大嬸的身體,她們身體都很虛弱......” 最后姚村夫抹了一把辛酸淚,收下野雞和野雞蛋。 也難怪姚村夫這么感動,從來沒有人對他們這么好,又是送肉又是送雞,他們十幾年都沒吃過肉了,更別說雞,想都不敢想。 姚大嬸剛剛生病的時候,還能找親戚鄉(xiāng)鄰借點錢來看病,幾年下來家里掏空了,鄉(xiāng)鄰也不愿再借,都是窮人家,怕他們借了還不起。 姚大嬸的病又不能斷藥,醫(yī)館進不起,就只買起草藥,拖著沒死,卻也不好。 姚村夫背了一簍子?xùn)|西回家,老太太只認得雞和蛋,其他東西沒見過。 她在這山下住了幾十年,未曾上山,年輕時也就走到半山腰,割些草藤回去幫老爺子編草席賣,從沒進過林子里,也不知道山上哪些東西能吃。 老太太把豬肉切了一半下來,用繩子穿起來掛著。 把栗子和豬肉一起燉了一鍋,一家人分成兩個盆裝起來,一天吃一小盆,可以吃兩天。 老太太看看碗里的栗子:“這個可以當(dāng)主食吃,你說山上很多,那你以后就多去打些回來,家里就不用買糧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