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隨后在皇宮之中舉辦殿試,被錄取的貢士,再由主公或者陛下進行親自監考。” “最終獲得頭名者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 “但凡來參加考試的學子,必須要對他們的人品、性格有要求。” “除此之外,考試的內容,不僅僅局限于四書五經、詩詞歌賦,更是要考核他們對治國理政的見解。” “如此一來,通過科舉開始選拔出來的官員,既是品性優良,又是胸有韜略,能夠好好治理國家的棟梁人才!” 楊凌費了好一番口舌,這才將科舉制度如數向曹操等人講出。 靜。 整個大堂內,靜的仿佛掉一根針都能聽到! 所有人都用震驚的目光,看向楊凌。 怪不得曹操對他如此青睞,竟然能想出如此制度! “先生真乃神人來!若真可行,天下英才入吾彀中矣!” 曹操更是一臉狂喜。 有了科舉制度,以后還用得著怕士族把持朝政? 然而就在這時,荀彧卻忽然搖頭道, “此制度固然是好,但卻一個大大的弊端!” 楊凌愣了一下, “敢問文若先生,是何弊端?” 荀彧苦笑道, “先生難道忘了,只有士族子弟方才能讀書識字。” “如此一來,選拔出來的官員,豈不都是士族子弟?” 楊凌一拍腦袋,這才反應過來。 他完全忘了,當世書籍昂貴,能讀得起書的都是家境優越的士族子弟。 況且就算有書,也需要老師去教。 普通平民連肚子都填不飽,哪里有能力去讀書識字? 曹操也逐漸從狂喜中冷靜下來,看到楊凌的表情,趕忙安慰道, “先生能提出科舉制度,已是絕頂聰明。至于文若先生所說的問題,咱們可以慢慢想辦法解決。” 然而楊凌卻是微微一笑, “主公勿憂,文若先生所說的問題,其實屬下也有應對之法。” 眾人這下又是一驚,目光之中隱隱有些懷疑。 要知道讓天下平民都能夠讀得起書,這可不是一件小事! 楊凌到底有什么辦法? “先生到底有何辦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