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今日,無論你們說朕是昏君也好,荒唐也罷!朕都要封李祐為天策上將!” “房玄齡就由你來擬旨!若是你敢拒絕,那你這中書令就不要當了!” “李君羨!”李世民大手一揮,立于龍椅前,皇威浩蕩。 “臣在!”李君羨走進太極殿。 “但凡有人敢妄議天策上將李祐,無論是誰,無論在哪里,一律打入天牢!” “是!”李君羨立于大殿之上,一雙虎目掃視大殿內群臣。 李世民、李君羨君臣兩人配合,便將群臣鎮壓住,即便是長孫無忌、房玄齡、李靖、程知節等等老臣老將,也不敢輕易出聲。 先不說李世民的威勢,光是李君羨他們都不敢輕易得罪,別看李君羨只是小小百騎司副司長,官位不過六品,但權力極大,所統轄的百騎司更是讓朝中百官忌憚的存在,畢竟一個連你今天穿的內衣是什么顏色都清楚的機構,著實讓人敢到恐懼。 “好了,現在朕要立燕王李祐為天策上將,還有誰反對?” 李世民雙手后背,淡定說道。 太極殿上,群臣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最終也沒有一人敢上前! 開玩笑!大家都不是笨蛋,沒看到李君羨手已經握住劍柄了么?還有周圍嚴陣以待的宮廷侍衛!但凡有人開口,不說血濺五步,當場被拿下打入天牢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這個時候,就連長孫無忌、侯君集、柴紹、王珪等人也是不敢冒頭了! 而房玄齡、杜如晦對于儲君這件事,就是不是太愿意參合,既然大老板都發話了,他們也就不再堅持。 而其他大臣也是看這幾位大臣行事,現在領頭的都沒了,也就都不敢多言,明哲保身要緊! 平常這個時候,作為大唐第一鍵盤俠的魏征一定會站出來,但....群臣看到魏征臉上滿面紅光的樣子,頓時明白讓魏征參燕王李祐,怕是這輩子都不可能了! 見朝中大臣無人敢說話,近六十歲的侍中高士廉硬氣站了出來,顫顫巍巍手持笏板,“陛下!老臣以為封燕王李祐為天策上將不妥,陛下二十三歲立下赫赫戰功,才成為天策上將,而燕王李祐如今不過八歲,雖有些功勞,但還不足以封為天策上將,拔苗助長,對燕王成長也是不利的!” “此事還需再商議一番!” 高士廉不愧是老臣,正所謂老臣謀道,雖然也是反對,但卻沒有像長孫無忌、柴紹等人那樣和李世民硬剛,而是分析問題利弊,再加上高士廉本身威望頗高,李世民倒也沒有真將其打入天牢。 但...李世民可沒打算給高士廉面子,淡淡說道:“區區天策上將,朕說可以封就可以封!若朕當真要拔苗助長,那就不是封天策上將了!” “八歲小么?朕八歲的時候已經在馬背上馳騁了!” … “另外,朕的兒子當中,除了燕王李祐外,你還能找出一個值得培養的人么?” 高士廉被李世民一懟,直接啞火,說不出話來。 作為長孫無忌、長孫皇后的親舅舅,高士廉自然是希望李承乾、李泰、李治其中一個繼承皇位,可李承乾剛剛被廢,李泰、李治又都被直接拒絕,漢王李恪倒是還可以,但是為了李恪和李世民硬剛,怎么想都是虧??!除非他腦袋有毛?。? 見高士廉不再說話,李世民知道自己已經完全掌握了局面。 “既然沒有人再反對,那就這樣定下來了!封燕王李祐為天策上將!”李世民大手一揮,再次說道。 高士廉微微張嘴,還想反駁,但抬頭張嘴就和李世民的目光對上,面對皇帝的死亡凝視,高士廉很老實的閉上嘴巴。 李世民目光隨即落在房玄齡身上,“房玄齡,立刻擬定圣旨吧,朕要昭告天下,即日起燕王李祐為我大唐的天策上將,燕王府也改成天策上將府!” 房玄齡走出班列,躬身拱手道:“臣領旨!” 李世民點點頭,“今日就到這里吧,朕有些累了!退朝!” 轉身之前,李世民最后望向李祐,語重深長道:“祐兒,你可長點心吧!給朕爭口氣!都是天策上將的人了,別再一天天紈绔懶散,沒個正形!” “朕知道你腦子里裝的都是治國富民的神策,但光是心里想想或者是記下來根本沒有用!你要都說出來,讓大唐文武百官幫助你一一實現,這樣我大唐才能造就空前盛世!” 說完,李世民如老父親殷切希望的看了一眼李祐,又嘆息一聲,這才轉身離開。 !?。?? 原本就還沒有反應過來的群臣,就再次懵逼!紛紛看向李祐,內心詫異萬分。 “陛下最后說的這番話是何意思?” “難道燕王腦袋里真有治國富民的神策?” “這你也信?不過是陛下為了讓我們少質疑燕王說的場面話而已!” “治國富民的神策那是區區八歲孩童能有的?一聽就 ^0^不可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