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武英殿。 太子朱標立于父皇朱元璋身旁,偶爾皇帝會將奏折交給太子,讓其發表意見。 老朱是個明君,同樣知道如何鍛煉孩子的能力。 終日讀死書,不如來處理奏折。 “父皇,趙庸他們彈劾劉伯溫先生作甚?我記得劉先生可沒有得罪過他。” 朱標滿臉不解道:“還有這些個文臣,沒事也會彈劾武將,他們莫非不知道將相和的道理么?” 聽聞此言,朱元璋撫掌大笑,“標兒啊,你還年輕,不知道將相和只能發生在寓言故事里!” “現實之中,若是將相和,咱可就要頭疼了!” 聽聞此言,朱標正在思考,老朱已經給出了答案。 “知道為啥湯和前些時日請辭,歸隱鳳陽老家么?” 朱標搖了搖頭,在他看來,湯和正是年富力強之際,理應為朝廷出力才是。 歸隱鳳陽老家,無疑讓大明少了一位功勛猛將。 “他啊,跟胡惟庸走的太近了。” “胡惟庸的親戚蓋房子,湯和竟然派遣手下士兵前去幫忙。” “咱的士兵,那是抵御北元韃子,光復漢家河山的英雄,豈能給他胡惟庸驅使?” 朱元璋得意笑道:“咱啊,不過提醒了他一句將相和,他便知道該怎么去做了!” 朱標心中有些觸動,父皇的權勢之術太過厲害,只是三言兩句,就讓湯和這樣的名將告老還鄉。 可他卻想要做堯舜禹湯這樣的明君,而并非掌握權術之人。 似乎是看出了兒子的不解,朱元璋笑道:“咱的皇親國戚,才應該去兩邊交好,幫助皇室維系關系!” “倘若以后那些個駙馬,他們身上沒有一官半職,你就讓他們與文臣武將交好,豈不美哉?” “不過咱看過不少例子,文臣武將都相互看不對眼!即便表面不說,心里也是各自鄙夷!” “要咱說啊,文臣武將真心結交,難于上青天咯!” 朱標思考片刻,直言道:“父皇,今日除了韓國公,其余五位國公可都去岳麟府上求刀了!” 求刀?求什么刀? 老朱納悶道:“那臭小子除了鬼點子多,做法好吃以外,簡直是一無是處!” “咱要不是看英嬈和你母后稀罕他,豈能讓他當咱的駙馬?” 朱標聞言,面露喜色道:“父皇,這么說,您是答應岳麟和大妹的婚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