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陳瑛,若非你出此毒計,我兒又豈會去金陵送死?” “你們二人,都是我周德興的仇人!” 周德興喝了個伶仃大醉,唯有如此,他才能暫且忘記喪子之痛。 —— 隔日,周七一身黑衣,被曾經的同袍們以通倭欽犯的罪名,直接押解金陵而去。 軍馬疾馳,遠非尋常馬車能比,愣是比沐英的親兵早一日來到應天府。 胡惟庸當即會意,在朝堂上彈劾周德興教子無方,導致義子周七通倭走私,與國爭利! “周德興為國盡忠,忠心耿耿!可他這義子卻辜負了皇恩,還請皇上懲治周德興和其義子,否則不足以平民憤!” “此次查探通倭之案,欽差岳麟立下大功,微臣以為應該不吝封賞!” “周德興教子無方,已經不適合在威海備倭,臣請撤其職務,交由陸仲亨暫代!” 胡惟庸義正言辭,彈劾起周德興可謂是毫不手軟。 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胡相將所有罪名都推到了周七頭上,反倒是周德興成了被義子牽連,毫不知情的受害者。 加之其夸贊岳麟,更為欽差請功,一副賢相模樣,令淮西和浙東兩派的人都說不出什么。 劉伯溫更是輕哼一聲,讓周德興閑賦在家,看起來是剝奪其權力。 實則是令其脫身威海衛這等是非之地,何嘗不是一種保護? 至于那周七,則背負了所有罪名,即便岳麟再追查下去,也查不到周德興跟陸仲亨頭上。 劉伯溫這等官場老油條,對這一招只有四個字評價——棄車保帥! 可惜,這招卻非常好用,尤其是周七對通倭之事盡數攤牌,已經是甘心赴死。 “就依惟庸所言,周德興調回金陵!” “讓陸仲亨暫代備倭軍,筑城防倭!” “岳麟功勞暫且記下,讓其繼續平倭,待到事后再行封賞!” 爬得越高,跌得越慘,朱元璋此舉同樣是對岳麟予以保護。 尤其是義子沐英也在威海衛,身為皇帝,他可以暫且記下所有的賬,畢竟終有清算的一天。 胡惟庸如今就是朱元璋眼中的工具人,大小事務皆由他先行處理,最后再交到皇帝手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