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徐達接茬道:“戰力其實并非問題,而是糧餉,以及糧道的安全!” 說到此處,秦王與晉王也來了興趣,他們二人如今學習軍學,正好專業對口。 岳麟向朱樉和朱棡投去了鼓勵的目光,示意兩位學生勇敢開口。 “天德叔,表兄,我就獻丑了。” 朱樉笑道:“我軍如今要與蒙古人作戰,依舊需要近身肉搏,這就給了對方繞道迂回的機會。” “若是研制火器,增加戰爭距離,便可解決不少問題。” 徐達贊許點頭:“秦王殿下所言甚是,火器之事,皇上已經在朝堂提出,交由工部尚書李敏負責。” 朱棡不甘落后,急于表現道:“至于糧食問題,則可以用岳先生發明的泡面!此物易于攜帶,還方便存放!” 李文忠點頭道:“的確是個方法,可泡面,火腿腸,面包卻并不扛餓!士兵反應,一天至少要吃三餐才行……” 如今明軍作戰,還需要輜重隊幫忙運輸糧草,這才令北元騎兵有機可乘。 反觀蒙古人擁有戰馬,他們的干糧輜重,都放在戰馬上便可。 眾人目光看向岳麟,等待著他來出主意。 “咳咳!其實練兵之法,二位國公比我更擅長,下官就不多言了。” 岳麟謙遜一句,隨后說道:“我軍將士,可以從負重訓練開始。以后攜帶方便食品,戰斗之中,就將背包卸下,平日里便背負而行,訓練體魄。” 背包? 大明時期還沒有所謂的背包一說,還停留在書奩的階段。 書奩,就是應采臣背的那玩意,可以說相當不實用。 見四人一臉懵逼,岳麟趕緊提筆,將背包的樣式花了出來。 突出了大容量,包體設計簡單,包的內外多縫幾個獨立的袋子,再用針孔扣連接。 “背包主體可放置短兵,生活用品,以及方便軍糧等。” “至于其他袋子,則可放置士兵的生活用品。” “只要背上了它,遠比現在士兵的包袱強得多。” 岳麟思考道:“至于背包的材質,則可以用帆布,亦或是皮革。我建議用帆布,結實耐用,造價不高。” 徐達見獵心喜,這背包若是讓士兵背負,豈不是每個人都是輜重隊? 節省了民力的同時,亦能鍛煉士兵的體魄。 “妙哉妙哉!輔兵可以前后各背一包!戰兵則更能專注于作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