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出使-《歷代王朝更迭》
第(3/3)頁
(本章未完,請翻頁)
是策略、能力所能決定的,這只是韓非的一種選擇!
看著韓非遠去的背影,溪堂公流下了兩行熱淚!
來到秦國,韓非先去拜見了韓啟。此時的韓啟早已沒有了當年的銳氣,自從鄭國事件之后,便失去了秦王的信任,雖然暫時沒被罷免丞相的官職,但已無法參與重大事件的討論制定。
韓啟道:“如今年輕的秦王剛毅果斷,又有李斯、尉繚等人輔佐,他們都是主張要滅六國的,恐怕韓國難逃此劫了!”
韓非道:“難道昌文君忘記自己是韓國人了嗎?”
韓啟眼見一亮,瞬間又暗淡了,道:“韓國早已是積重難返,王弟又何必螳臂當車!”
韓非見韓啟已經淪落至此,非常失望,便告別韓啟,只身去見秦王。
韓啟叫住韓非,道:“秦王是個很有主見的人,如果你的意見得不到采納,就趕緊逃亡吧,在咸陽若不能為秦王所用,必然性命難保!”
韓非回頭深深的望了一眼韓啟,道:“王兄保重!”
韓非離開后,韓啟呆呆的站在原地,默然良久。他可憐韓國積弱難反,又憤恨自己無力為故國做一點事情!他覺得韓非是幸福的,至少韓非還可以為韓國奔走呼號……
秦王嬴政早就聽說過韓非的大名,還看過他寫的《孤憤》、《五蠹》,讀后非常佩服,道:“哎呀!寡人要是能見到此人,并與他討論天下大勢,真是死而無憾了!”
此次得知韓非來秦,秦王非常高興,急切的盼望與他相見。只是他心中也清楚韓非此番來秦,只是為韓國說情的,事關韓國存亡,不同于一般的游說,心中不免多了一份戒備。
韓非見到秦王,由于口吃,說話不便,便給秦王上了一個奏疏,主張滅趙存韓。
“滅趙存韓的原因有三點,第一,韓國多年以前就已經向秦國臣服,韓國就如同秦國房間座椅上的坐墊,韓國的存在對秦國有很大的好處,秦國要去打哪個國家,韓國都出兵跟隨,而最后得到的利益歸于秦國,怨恨歸于韓國;
第二,趙國是一直武力對抗秦國的,而且趙國軍事實力遠強過韓魏,多年來趙國一直是合縱政策的支持者,號召諸侯一起聯(lián)手對抗秦國,向天下宣揚如果秦國不被削弱,天下諸侯沒有一國能活下來,趙國實在是秦國的一個強敵。如今如果把韓國滅了,而放縱趙國,那會讓天下人看到秦國滅了自己的內臣,而放過自己的外賊,侍奉秦國最后的結果,是被秦國滅掉,那么天下諸侯誰會來和秦國友好呢?天下的人便都會和趙國結盟。
第三,韓國雖小,卻不容易滅亡。韓國自立國以來就是四戰(zhàn)之地,從未停止過戰(zhàn)爭。如果秦國要攻打韓國,韓國就會和魏趙結盟,并不容易被攻占。”
贏政看了韓非的上書以后,認為說的也有道理,便發(fā)給朝臣商議。
李斯讀罷,立刻起身表示反對:“公子此言差矣,韓國不易被攻滅,難道趙國就容易被攻滅嗎?此其一也;韓國對于秦國,就如同心病,作為一個諸侯,必然要考慮自己的利益,如何能保證韓國永遠站在秦國這邊?此其二也;當秦國全力攻打其他國家時,韓國必然反叛,心病一旦發(fā)作,穆公兵敗崤山的慘狀就會重演!此其三也!”
韓非道:“先滅趙國是可行的,大王可以先派人到楚國去,買通楚國的重臣,穩(wěn)住楚國,同時把人質送到魏國,這樣魏國也就不會再行動了。此時聯(lián)合韓國攻打趙國,很快就可以把趙國滅掉,然后再攻滅齊國,此時韓國根本就不用打,僅需要大王一封書信,韓國便會獻上笏牌!”
“誰能保證韓國不會背叛秦國?”李斯對韓非避重就輕很不滿意。
“韓國已經三十年親近秦國,并沒有過背秦之舉!如果秦國先攻打韓國,必然會有其他諸侯來救援,合縱之勢很快就會形成,如果先攻打趙國,有韓國為策應,則合縱之勢難以形成!”
“大王可以派人重金賄賂各國權臣,言明與秦結盟的好處,諸侯便不會合縱!”李斯爭辯到。
秦王見一時之間誰都無法說服對方,便制止了討論,道:“此事事關重大,稍后再議!”
(本章完)
/104/104501/28131039.html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财经|
黄梅县|
柳江县|
玛纳斯县|
大厂|
大名县|
巴林右旗|
科技|
同仁县|
大英县|
铜陵市|
晋州市|
凤冈县|
宁都县|
玛纳斯县|
枞阳县|
沈丘县|
扶余县|
富民县|
连云港市|
江安县|
怀安县|
建宁县|
廉江市|
井陉县|
呼和浩特市|
漳浦县|
松溪县|
鱼台县|
洛川县|
吉木萨尔县|
革吉县|
离岛区|
庆城县|
万全县|
正安县|
桑日县|
江安县|
利津县|
正定县|
香格里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