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7章三晉的逐步崛起-《歷代王朝更迭》


    第(2/3)頁

    公仲連搖了搖頭,自然是沒有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于是,番吾君順勢向公仲連推薦了三個人,并聲稱每個人都有過人的才華。這三個人便是牛畜、荀欣、徐越。公仲連經過一番考察后,發現這三個人的確有不同凡響之處,遂將之推薦給了趙國國君。原來,牛畜、荀欣、徐越三人,都是新興士族的一員,人人皆學有所長。徐越善于整頓財政和官吏的考核,所以建議趙烈侯“節財儉用,察度功德”;旬欣善于官場制度的制定和考核,遂建議“選練舉賢,任官使能”;牛畜精于儒家學說,所以他便向趙烈侯勸說“以仁義,約以王道”。

    果然不出番吾君所料,趙烈侯很高興地聽取了三人的建議,且對三人的才能贊嘆不已,遂決定對他們委以重任。同時還吩咐公仲連,無須再給予那兩個唱歌者田畝,而給牛畜、荀欣、徐越三人加官晉爵,其中荀欣為“中尉”,徐越為“內史”,牛畜為“師”。“中尉”一職主要負責指揮作戰,“師”一職則負責教化,“內史”一職主要負責征收田租和考核官吏,相國公仲連也得到了“衣二襲”的賞賜。在這三人的努力下,趙國開始了政治經濟制度上的一系列改革。自此,趙國的國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強。

    趙烈侯是明智的,他在關鍵時刻聽取了別人的意見,讓趙國得以完成戰國初期的政治經濟改革;而趙烈侯也是孤寂的,整個趙國上下,大多數人都不理解他,認為他聽取那些靡靡之音而荒廢了朝政??墒钦l明白高處不勝寒的道理?趙烈侯只能在音樂中找到一絲心靈的慰藉。同時,趙國當時的都城在今天河南的鶴壁,有鄭國和衛國交界處的音樂繁盛,這種便利影響了趙烈侯的審美觀念。只是這樣簡單的要求都不能達到,趙烈侯不禁感嘆,自己的知音到底在哪里?

    其實,趙烈侯的知音并非不存在,他就是魏國的魏文侯。這個人和趙烈侯一樣,也特別喜歡音樂。魏文侯曾經還向子夏發問,說他自己如果穿上黑色的衣服,聽古代的那些所謂高雅的音樂,就會昏昏欲睡,但是一旦聽鄭國和衛國所謂的靡靡之音,自己就會不知道疲倦,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見魏文侯虛心向自己求教,子夏說道,古代的音樂之所以被稱為高雅的音樂,就是因為它要表達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其他國家的音樂之所以被稱之為靡靡之音,是因為他們好聽但卻放縱糜爛,使人歡愉而讓人意志消沉,急促多變而讓人心煩氣躁,驕傲孤僻而讓人心智驕逸。在這種音樂的腐蝕下,人的德行便會喪失,天下便會由治變亂。

    魏文侯聽了子夏的解釋,認為子夏說得很有道理,以后自己治理國家之時,一定會多加注意。但是在魏文侯的眼中,音樂的魅力絕對不遜于美色,不久之后,魏文侯又自顧自地開始了音樂的創作工作。

    一次,魏文侯在聽音樂演奏時,竟然能夠現場指點出錯誤。正當他得意揚揚地看著田子方時,田子方竟然發怒了,當著魏文侯的面吼叫,說國君的職責不在于管理音樂,而在于管好那些樂師。魏文侯知道田子方一心為了自己,為了國家,只能向田子方拜了拜,承認自己的錯誤。

    也就在這兩個愛好音樂的君主的手上,充滿活力的趙國和魏國就此誕生,趙烈侯更是幸運地成了趙國的開國君主。三晉之地原本就有晉國雄厚的基礎,在封建制度的引導下,三晉率先從落后中走了出來,極其強盛,趙國的領土已從晉中擴大到今晉東以及河北地界。魏國則成了三晉之地當之無愧的領軍人。

    田子方,魏國人,是魏文侯的友人,孔子弟子子貢的學生。他以道德學問聞名于諸侯。魏文侯聞其名后,對其甚是敬仰,于是聘他為師,執禮甚恭。

    史書對田子方的評價是:“其為人也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