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戰國的開端-《歷代王朝更迭》
第(2/3)頁
(本章未完,請翻頁)
為第一功臣,反而平平無奇但始終任勞任怨的高共成為無恤手下的第一人。也許,是無恤想起了那些擔驚受怕的日日夜夜,只有這個忠厚老實的人才是自己真正的依靠吧。
習慣上,三家分晉一直被當做是戰國的開端,這臺轟轟烈烈的大戲正預示著一個偉大時代的到來!
復仇的代價
豫讓,姬姓,畢氏,其先祖為晉國大俠畢陽,其骨子里流的就是俠客感慨悲歌、昂然赴死的熱血。豫讓最初追隨范氏和中行氏,但不得重用,后來轉而投奔智氏,得到智瑤的賞識,智瑤以國士禮遇之。
韓、趙、魏三家剪除智氏之后,無恤為除后患,將智氏滿門殺個雞犬不留,更將智瑤的頭顱做成酒器,每逢宴會便拿出來斟酒豪飲。豫讓無法之下,只得逃往深山,日思夜想地要為智瑤報仇。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我流落天涯,只有智瑤看重我,賞識我,如今他身已死,可頭顱卻被人當做玩物一樣耍弄,如何能在地下安息?我定要殺了趙無恤為他報仇,那么即使最后失敗而死,也算對得起他,在地下相見之時也可以無悔無愧了!”
換了是其他人,遭此大變,大概早就為自己打算,想著如何走下一步了。然而豫讓這一類人卻不是這樣,在他們心中,自己不是最重要的,有些原則和信條要遠遠高于自己,為了這些原則和信條,他們什么都可以犧牲,哪怕是自己的生命!
于是豫讓喬裝打扮,改名換姓,又偽裝成受過刑的罪人,來到無恤府上整修茅廁。豫讓認為趙府太大了,他可能尚未找到無恤時,就已經給人逮住了,所以他不如在茅廁對無恤來個“守株待兔”。
但歷史的發展時常具有戲劇性。這天豫讓懷揣尖刀,藏在茅廁里,正等著無恤前來送死。沒想到無恤剛剛走到茅廁外邊,忽然沒來由地一陣心悸,于是想到可能有人要加害他,就派人將茅廁徹底搜查一遍。豫讓自然沒法逃脫,雙手捆縛背后,給人提到無恤面前。他懷里的尖刀也給人搜出,扔在地上。
一番審問后,無恤已經知道豫讓的身份,看著他不禁躊躇起來,好半天沉吟不語。豫讓這時吼道:“我要為主人報仇!”
手下人個個手按刀柄,只待無恤一聲令下,就讓豫讓身首異處。其中更有人將刀抽了出來,情勢一觸即發。這時無恤嘆道:“智瑤死后并無后人,而豫讓一個區區外人竟然要為他復仇,這是天下少有的賢士,我實在不忍加害,將他放了吧。”手下人還待爭辯,卻看無恤閉眼揮手,只得照著做了。
按說,豫讓已經將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就算沒能將無恤殺死,也該放下仇恨了。哪知此人意志堅決,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然而經過這一次不成功的刺殺,無恤已經有了防備,豫讓再來刺殺恐怕就較以前更難了。他已經成為趙府衛兵的提防對象,若想再次接近無恤,就要讓這些人都認不出自己來。豫讓選擇了自殘,他將漆涂在自己身上,而漆未干時是有毒的,于是豫讓身上滿是腫爛傷口,如同長了膿瘡。如此一來,豫讓已經是面目全非了。他又怕別人從聲音上將自己辨認出來,于是吞下火炭,活活將自己的嗓子燙傷燙啞。這還不夠,他又偽裝成乞丐,走到自家門前行乞,看看守在家中的妻子能否認出他來。結果妻子只是可憐他,以一碗粗飯將他打發了。
豫讓欣喜若狂,以為這世上再無一人可以將自己認出來,于是高高興興地去準備第二次刺殺。誰知正走在街上,耳邊突然傳來一聲熟悉的聲音:“豫讓!”側頭一看,正是他多年的老朋友。也許一個人的外貌可以改變,聲音也可以改變,但舉手投足之間,多年來的習慣和舉止還是會將其身份泄露。豫讓在假扮乞丐的時候,因為時時刻刻都要注意到乞丐應有的舉止,所以沒在理應最熟悉他的妻子那里露出破綻。然而這次志得意滿地走在大街上,忘記掩飾,于是一下子叫朋友給認了出來。
老友走到他身前,拉著他的衣袖上下打量一番,流淚道:“你這是何苦呢?”
“墻倒眾人推,鼓破萬人錘。如今整個天下都在唾棄智瑤,說他如何貪鄙,如何驕狂,或許這是事實。然則,智瑤對我確是禮賢下士,我不管世人如何說他,也不管自己是否會因此身敗名裂,總而言之就是要為他報仇!”豫讓依舊意志堅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