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相登基后,在李存的全力支持下,將李存和李標兩朝的弊政全都給割除了。
由于李相出手狠辣,對誰都不留情面,惹得不少李存的兒孫對李相相當不滿,再加上李相執意遷都,險些讓李相無法連任。
后來,還是李存在自己立的規矩下,做了自己的不少兒孫的工作,才讓李相得以連任。
李相連任后,立即就將大乾王朝的國都從南京遷到了北京。
李存并沒有跟著遷都,而是一直在風景如畫、環境宜人的南京生活。
也正是因為如此,李存算是徹底離開了大乾王朝的權力中心,讓李相得以完全掌控大乾王朝。
李相執政的十二年,進一步夯實了大乾王朝的基礎,也使得大乾朝廷對眾諸侯國的統治進一步加強。
關鍵,經過這十二年的發展,大乾王朝的工業革命進一步爆發。
李相在任期間,修建了上百座大型火電站和水電站,使得電已經成了大乾民眾普遍使用的一種能源,不僅電燈走進了普通民眾的家里,大量電器在此期間也被發明了出來。
三十多年前,在李存的主持下,大乾王朝研發出來了火車。
經過不斷改進,大乾王朝的火車已經進入到了電力機車時代。
——電力機車是火車的第二代發動機,它使用電力來驅動火車。電力機車已經可以達到每小時一百里的速度。
這使得火車成為了一種更加快速、高效的交通工具,被廣泛應用于運輸和旅游。
與此同時,大乾王朝的汽車研發也高速發展。
去年,大乾王朝制造的汽油發動機四輪載貨汽車,裝有最新式的發動機,運力和速度都達到了后世建國初期解放汽車的程度。
另外,大乾王朝已經在電報的基礎上,研發出來了電話,并且大乾王朝一直在積極鋪設電話線,截至到李相任期結束,大乾王朝本土的主要城市之間的電話線已經鋪設得差不多了。
這些發明對鞏固大乾王朝的統治,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這么說吧,在李相執掌大乾王朝的這十二年,大乾王朝發展出來了一系列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東西。
這些東西非常大的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不論是人們的生活還是工業方面都出現了非常大的進步,同時也促使電燈、汽車以及化工等新興產業開始興起,這些東西以及其產業的出現讓大乾王朝變得更加強大,經濟增長也是出現了一個新高點。
關鍵,這些科技上的發展,使大乾王朝之間的聯系更加便捷和迅速。
這樣一來,世界市場就進一步的形成了。
現在,全世界都在以大乾王朝本土為中心高速向前邁進。
不過——
凡事都不只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
生產力的提高讓生產變得更加集中,這也就代表著壟斷組織的出現。
換而言之,一些資本家已經開始出現,民眾日益分為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社會矛盾對立面已經開始形成。
另外,貧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脹,住房擁擠,環境污染等弊端,也開始出現端倪。
李存親手放出來的這只怪獸,已經開始有些不受控制了,它將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生產力以及環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就連李存都推測不出來。
李存唯一能做的也就是盡量往好的方向引導。
例如:
李存現在就提出來了環保的概念,并大力鼓勵綠色能源的發展,像電能、水能、太陽能、風能等等。
再具體一點,比如汽車和火車,李存就引導科研人員往電能和氫氣方面發展。
而像農業,趁著石油化肥農業還沒有出現,李存通過李相等人大力推動生態農業發展。
不過話又說回來,李存也就能盡量引導,最后這個社會到底會發展成個甚么模樣,李存也不知道。
更何況,李存雖然依舊有龐大的影響力,但他畢竟已經退居二線了。
雖然談不上人走茶涼,但李存如今所能掌控的,其實已經不如還在位的李相了。
在李相執政的后期,在權力上,李相基本上已經全面超過了李存。
只是,李相始終都對李存孝敬有佳,甚至每年都親自來南京看望李存兩次。
十年任期一過,不少人都擔心,在位期間一直很強勢的李相會占著皇位不讓。
不想,李相竟然痛痛快快地就將皇位讓給了李棣。
用李相的話來說就是:“將大乾交到我四哥手上,朕放心。”
誠如李相所說的那樣,在李相掌權的這十二年里,李棣一直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成了李相最大的幫手,深受李相信賴。
另外,李棣手上也有一個實力極為強大的團隊。
這其中,首當其沖的就是秦榛,他在經濟方面的才能,甚至讓以經濟為長的李杞都甘拜下風。
可以說,這幾年,大乾王朝的經濟方向,都是秦榛在掌控。
除了秦榛,李棣手上還有一個大才。
此人便是留正。
這留正,是洪武三十三年的進士,他清正廉明,直言敢諫,且很有治國之才。
史上,這留正也不是一般人,他主仕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累官簽書樞院密院事、右丞相、左丞相、少師觀文殿大學士等職,先后受封申國公、衛國公、魏國公,死后贈太師,謚忠宣,紹熙初,拜左丞相,在他主政期間,謹法度,惜名器,舉賢才,而且在宮廷斗爭波譎云詭之中能寬容大度,一心為公毫發不干以私,宋孝宗稱其“純誠可托”,“真宰相也”,他是歷史上南宋前期一位難得的賢相。
而且,李相和李棣已有默契,李相的團隊,也就是史浩等人,也會留給李棣使用。
總之,李相和李棣很有些蕭規曹隨的意思。
事實也的確如此,李棣登基后,不僅按照李相的施政方針繼續治理大乾王朝,他還沒同意李相去南京伺候李存,而是將李相留在北京,并時不時的跟李相商量治國大事。
李棣如此,搞得社會上不少人都說,李相不是當了十年皇帝,而是當了二十年皇帝,李棣這十年皇帝,都是李相在拿主意。
可盡管社會上有這樣的聲音,李棣也沒有改變他有事喜歡跟李相商量的習慣。
李相和李棣也為后來的皇帝打下了一個非常好的樣。
值得一提的是,李棣當上皇帝以后,當選皇儲和皇議長的是兩個讓人意想不到的人。
——之前呼聲很高的皇議長李柱,竟然敗給了兩個年輕人。
這里面固然有李柱在擔任皇議長期間沒有什么太大的建樹的關系,更重要的是他碰到了兩個厲害的年輕人。
江山代有人才出。
就在李相和李棣執政的這二十年,大乾王朝如雨后春筍一般涌現出來了一大堆年輕的人才。
這其中有異姓人才,也有皇族人才。
前者就不多說了,從李存開始,大乾王朝的歷任皇帝都在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這使得大乾王朝根本就不可能缺少人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