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眾殺入決賽的皇儲候選人,剛從乾清宮中出來,一個長得跟李存幾乎一模一樣、只是擁有一頭金發一雙碧眼、并且極為魁梧的中年和一個一身正氣的文官,也就是安妮給李存生的兒子李機和李相的首席謀士史浩,就迎向了李相。
李相見此,笑著跟其他皇儲候選人知會了一聲,然后也向著李機和史浩走去。
三人見面后,李機直言不諱地問李相:“父皇跟你們談甚么?可有變故?”
李相苦笑:“父皇宣布,以后的皇帝只能干五年,干好了,可連任一屆,也就是干十年,之后就必須退位,且皇儲也不再由皇帝自己選拔了,一直由皇族成員票選……”
李機聽完,皺眉道:“父皇這是何意?”
李相說:“應該是怕以后的皇帝會懶政、怠政,或者皇帝當久了,而變得昏庸無道。”
接著,李相伸了個攔腰,又說:“這樣也好,我若當選,至少不用像皇兄那樣,累死在任上。”
李機說:“十年倒也夠我等一展拳腳了,只是……可惜了子熾,那孩子也是一個當皇帝的好苗子。”
李相搖搖頭:“我這皇帝能不能當上都還不一定,他就更別提了,退一步說,要是他真像你所說的那樣,是一個當皇帝的好苗子,就憑他自己的本事讓我皇族成員將他選出來?!?
史浩聽到這里,才問:“相王可是選擇接受這一新制?”
李相笑道:“直翁考我?”
史浩笑笑,沒有否認。
李相略帶無奈的說:“父皇天天言自己老了,可誰不知曉,他每日必夜馭三五女,有時候興致來了,還要搞個泳裝盛會甚么的,別說我們這些年近四十的中年,就是那些年輕小伙,都沒他老人家健壯,就他老人家這身體,活一百歲,是定一點問題都沒有,而只要他老人家在世一天,就肯定是他說甚么是甚么,誰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反抗?”
史浩暗暗點頭,覺得李相還算清醒。
事實上就是這樣。
別看當年跟李存打天下的人,有不少都已經過世了。
可因為李存以往所創造的那些神話,大乾王朝的軍人,以及無數年輕人,還是無比崇拜李存,李存一聲令下,讓他們干什么,他們肯定會一往無前。
可以說,李存的威望,不是任何人,對,就是任何人,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哪怕是新皇帝,并且是干得非常好的新皇帝,也完全無法跟李存相比。
李標就是最好的例子。
關鍵,別忘了,李存就是一個人形播種機,這幾十年間,他造出來了數千個兒子,還有數千個女兒,要是將李存的孫子、外孫子也都算上,這人數,就是沒有十萬,也得有八萬。
關鍵的關鍵,李存的這十萬八萬的兒孫,充斥在大乾王朝的各個角落,掌管著大乾王朝的各個領域。
毫不夸張的說,哪怕李存不當皇帝,大乾王朝也肯定是在李存的控制下。
除非新皇帝敢挺而走險干掉李存。
可這里又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李存生性謹慎,他就是睡覺的時候,身邊都是高手如云。
而一旦出手弄不死李存,誰弄李存,誰十死無生。
李相又說:“且父皇所造新制,定然會得到所有皇族及大多數官員支持,我若反對,便是幾乎與所有人為敵,安有勝算?”
史浩會心一笑,他沒有看錯人,李相確實有大智慧。
正像李相所說的那樣,所有皇族成員,肯定會支持李存的這個決定。
畢竟,這樣一來,首先會增加他們的權柄,其次,他們也有機會當皇帝,就是他們當不上,他們的子孫將來也有可能會當皇帝,這條新制對他們來說,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他們怎么可能不擁護?
還有大多數文武百官也肯定支持李存搞出來的這個新制。
要知道,這不僅能選出優秀的皇儲,進而選出優秀的皇帝,讓優秀的皇帝在有限的任期間,全力施政。
這還能凝聚所有皇族、凝聚大乾王朝。
關鍵,這給了所有皇族男子和平當上皇帝的渠道,讓他們不必冒險用武力來奪取皇位。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
最關鍵的是,李存也給了相權限制皇權的合法渠道。
這樣一來,今后的皇帝就不能為所欲為了,臣權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
因此,大多數文武百官肯定也會支持李存創造的這個新制。
所以,就像李相說的,他要是敢反對李存創造的這個新制,他肯定當不上這個皇帝,就是當上了,也肯定很快就會被罷免。
見李相有這個清醒的認識,史浩說:“陛下高瞻遠矚,新制乍一看雖有些離經叛道,但細細思來,卻是用意深遠,或許我大乾會因此新制真能得萬世江山也不一定?!?
李相心道:“得,又是一個支持新制的?!?
史浩也知道,這新制,最大的受害人就是最有可能成為儲君的李相,因此,他點到即止,就語氣一轉:
“陛下雖能長命百歲,對我大乾影響力亦無人能比,然陛下早已厭倦皇位,只因太宗突然暴斃,又一直未能選出新的合適皇儲,陛下才不得不親自執政,若相王得以順利繼承皇位,我想,陛下不會干預相王執政的,就像當初太宗執政時期那樣。”
這根本不用史浩說。
是人就知道,李存早就當夠這個皇帝了。
只是為了大乾王朝負責,在沒有選出合適的繼承人之前,李存才勉為其難又干了幾年皇帝。
再者說了,還有李標這個例子在先。
所以,所有皇儲候選人都不擔心,他們勝選了以后,李存會不放權給他們,事實正好相反,只要李存活著,他們不論是誰,勝選了以后,因為有李存給他們保駕護航,肯定都能一展他們自己的政治抱負,不會出現被別人架空的情況。
史浩說:“故而,此一弊一利也,相王看開點罷。”
李相笑道:“十年夠我將大乾王朝的頑疾割除了,皇帝做多了,也就那樣,還不如將我等精力全都放在這十年上?!?
李機和史浩不約而同道:“此正解也!”
……
三個月后,競選結果出爐。
李相果然以高票中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