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李標吐血了(求月票!)-《干宋》
第(3/3)頁
李標聽了,更加不解地問道:“投入少,收入高,還不破會土地的肥力,那父皇為何不使用此法?”
他父皇搖搖頭說:“我兒有所不知啊。”
“此法并非朕獨創,而是古已有之,以動物尸體、小麥或水稻的麥稈、豬馬牛的糞便作為肥料,能為農作物提供全面營養,肥效長,還能增加和更新土地有機質,改善土壤。”
“可它也有一個大大的缺點,那便是肥效慢,產量受限制。”
“總之,這種方法,遠沒有石漆中所提煉出來的化肥見效快,人們是很難經受這種誘惑的。”
可能是那時他父皇就對李標有所期待,所以又主動跟李存說起了有機農肥:
“我中國使用有機農肥的歷史源遠流長,農民燒荒后遺留在土地上的草木灰,便是一種非常好的有機農肥。”
“城中那些收集糞水之人,也是將其用作有機農肥的。”
“還有許多東西亦可以作為天然的有機農肥,如制糖所產生的甘蔗渣,如人類食物的一些殘留物,動物吃剩下的干草,這些皆可制成堆肥。”
“用這些肥料,也可以大大地增加糧食的產量,還可使土地的肥力獲得恢復。”
“對了,我兒要切記,不要在一個地區種單一的農作物,這樣會導致蟲害的發生,可使用間作法,即多種農作物配合在一起種,如豆類跟谷類一起種,西紅柿和玉米種在一起,都可有效地防止蟲害。”
“其實朕已然在推廣這些了,也在命人研發不使用石漆產物的生物肥料及殺蟲劑。”
“可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非有大毅力之人,不能走通這條道路,朕的性子急,這一生都在彎道超車,很難堅持此事,希望我兒將來能做到朕亦難以做到之事。”
正如他父皇所說的那樣,他父皇雖然什么都明白,可他父皇想干得事實在太多了,而此事卻需要不懈的堅持,而不是一道圣旨就能出成果的,因此,在推動此事上,他父皇并沒有太大的作為。
最后,是李標大力推動的此事。
結果,十來年間,大乾王朝本土的糧食產量暴增了差不多五倍,尤其是紅薯、土豆類的根莖農作物,產量翻了差不多十倍。
這為李存提出來的所有主張提供了最基礎的保障,甚至可以說,李存之所以一直能開疆拓土,也是因為大乾王朝本土可以為全世界提供糧食。
關鍵,李標還沒怎么使用化肥、農藥等有巨大隱患的石油產品。
這哪怕在后世都是一個極為了不起的巨大成就。
也正是因為如此,李標收獲了很不錯的評價。
總而言之,沉浸在一種巨大的激情之中的李標,不知疲倦的驅趕著已經適應了和平的大乾王朝本土,把大乾王朝本土再一次帶到了高速發展的牧場。
李標的激情讓人驚訝,他甚至表現出來了幾分屬于詩人的理想主義氣質,讓人們不得不承認,他確實不是一個平庸的君主,他的能力和才華到這一刻才得到了真正的綻放。
李標承上啟下,發揚了李存創造的所有優良傳統,他還重用新人,開啟改革,而且他剛毅而不保守,穩健但又敢于創新。
雖然在李標的手上不可能走完現代化進程,但是現代化的道路卻是由李標拓寬的。
人們“常用虎父無犬子”、“陛下選對了皇儲”、“太子將來也必是一代圣君”等不吝贊美的詞語來形容李標。
李標聽了這些話,覺得自己這些年的不懈努力沒有白費。
李標對他自己說:“孤還要更加努力才行!”
可是,突然有一天,李標在批閱奏章的時候,“噗”得噴出一大口鮮血,染紅了他手上的奏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