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十字軍東征,就是野蠻、落后、腐化的中世紀教會,對開明、多元、富裕的中亞地區的入侵。
事實上,這只是這些人的錯覺。
其實,所謂的十字軍東征,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宗教之間的戰爭。
孰是孰非就不多說了。
李存也不關心它們之間誰對誰錯。
而且,老實說,宗教之間的事,李存也真分不清楚到底誰對誰錯。
李存對于宗教的態度始終如一,那就是,全都給于尊重,并且全都不想介入太深。
所以,李存占領中亞以后,下旨:只要神權不忤逆自己的皇權、不忤逆自己的兒子們的王權、不沾染世俗的權力,自己就支持信仰自由。
另外李存還下了一道圣旨:那就是奪取中亞的所有地區,但耶路撒冷除外。
于是,在李存的指示之下,李存的一眾兒子連阿拉伯帝國的都城大馬士革都打下來了,卻沒有一個去碰耶路撒冷。
從李存始終克制的態度上就不難看出,李存是真心尊重宗教,敬畏所有神明,不想摻和基宗教與穆宗教之間事。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
面對數百年的殘酷圣戰,西方諸國展開了十字軍東征,試圖支援東方的基教徒以及收復圣地耶路撒冷。
但拜占庭帝國仍隨后滅亡,圣索菲亞大教堂變成了清真寺。
教皇烏爾班二世于是在幾十年前召開的克萊蒙特會議上,號召基宗教界的勇士們抵擋穆教徒的侵略,得到了熱烈的響應,成千上萬的歐洲戰士立下十字架的誓言,準備戰斗。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過程就不多說了,感興趣的自己去查。
只說,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期,歐洲人建立的埃德薩伯國淪陷后,為了響應耶路撒冷王國的請求,在法國國王路易七世和神圣羅馬帝國國王康拉德三世率領下,歐洲人又發起了第二次十字軍東征。
說起來,此事的起因還是因為桑賈爾這個好戰份子在大乾遠征軍從東方打過來之前派兵占領了埃德薩。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后,出動較早的德意志十字軍在小亞細亞被突厥人擊敗,法國十字軍攻占大馬士革的企圖也落了空,因此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未達成任何戰略目標。
后來,桑賈爾又派人將很重要的埃德薩給戰領了。
這就導致基宗教在中亞大大失利。
按當時的情形看來,如果不再次東征,那么基宗教將被徹底打出東方。
關鍵,其它地方都可以丟,圣地耶路撒冷絕不能丟。
所以十字軍開始了第二次東征。
很多德國人錯過了此前由法國人、諾曼人和弗蘭德斯貴族們主導的第一次東征,自然希望通過新的功績來為自己增添榮耀。
他們的領袖康拉德,曾經在十幾年前去過耶路撒冷,并作為騎士參加了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二世對大馬士革附近地區的遠征,有一定的在中東作戰的經驗。
康拉德率領德國十字軍沿著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陸路路線從雷根斯堡跨過萊茵河和多瑙河。
坎坎坷坷的走了一路,拜占庭人終于把德國十字軍送過了海峽,然后皇帝曼努埃爾派他的瓦蘭吉衛隊長作德國十字軍的向導。
在尼西亞,康拉德把隊伍里的大部分非戰斗人員送到拜占庭控制的地區,自己率領主力進入小亞細亞內地。
十字軍漸漸完成了匯合,并開始試圖包圍小亞細亞。
如果不出現大乾遠征軍西征一事,突厥人其實并不懼怕十字軍。
這么說吧,在與十字軍交戰的這些年里,突厥人曾屢次勝戰過十字軍。
當然,十字軍也經常戰勝突厥人。
應該說,雙方是旗鼓相當,實力差不太多。
可問題是,大乾遠征軍已經打過來了,并且打敗了突厥人占領了中亞的絕大部分地區,然后將不肯臣服的突厥人全都攆到小亞細亞去了,讓突厥人元氣大傷。
這樣的突厥人,顯然已經保護不了穆宗教了。
——不僅保護不了穆宗教,在伊世界的人看來,他們連自己都已經保護不了。
恰在這時,十字軍打了過來。
十字軍打過來,意味著基宗教要侵占穆宗教的傳教之地。
這怎么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