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機會來了-《只念半生》
第(1/3)頁
2006年底,大耳傳媒問世的第一個年頭即將過去,他們一共簽約了兩家長線品牌客戶以及若干散單。作為一家應屆生開辦的公司,表現還算尚可,但究其根本,兩個中產階級家庭的后代再加上一個強力支持的沈佩,這樣的組合倒也很難把公司做爛。
在此期間,陳耳東讓沈佩約過劉敏兩次,但都被拒絕了,劉敏并非是心存芥蒂,而是通過她介紹的客戶以及大耳傳媒的案例去側面了解陳耳東。
沈佩和陳耳東父母的相處則比較融洽,陸續上門吃過好幾次飯,陳父陳母對她越來越滿意。
從九十年代末開始,住房不再僅僅象征著安身之所,窮了幾十年的中國人在習慣了集體宿舍、單位分房的居住定式之后,開始接受商品房的概念。
那些年,房地產絕對是勢頭最猛的行業,依托政策紅利和銀行放貸的寬松,一大撥房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大量基建遍布于城市的各條街道當中,隨之而來的衍生品就是鋪天蓋地的廣告。
在沒有智能手機的時代,報紙無疑是百姓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因為房地產的火爆,許多報紙的頭版次版都成為了各家房企兵家必爭的斗秀場,甚至還會在每周加刊地產專版,那時候去買一份報紙,厚厚的一疊如同老師手里待發的考卷,會讓人產生一種買廣告順帶看新聞的本末倒置感。
報紙如此,其他媒介亦是如此,版面最大、制作最精、曝光最多的一定是地產廣告。
陳耳東知道,要想在業內立足,就必須拿到地產客戶,可作為一家只有三個人的新辦小公司,想要入得地產商的法眼談何容易,陳耳東嘗試了很多辦法,卻收效甚微。
這日一早,林大器把陳耳東和付華勇叫到了會議室,原來林大器的表姐曾珍有一個同學在區城管局任中隊長。
當時的很多城管都被下派至了街道辦事處,剛好轄區內有一個底樓商鋪被一家房地產公司租來做售樓部用,他們的營銷總監看上了售樓部的外墻,想在上面安一個戶外廣告牌宣傳他們正在開發的樓盤,于是就找到了城管咨詢。
因為戶外廣告的行政手續都由城管審批。這個城管隊長在同學聚會的時候聽曾珍聊起了林大器的傳媒公司,于是就托她問問她弟弟的公司能否接下這單業務。
這種消息對于他們三人來說,有著全然不同的理解,林大器覺得戶外廣告離他們的經營范圍有些遙遠,付華勇第一個想到的是用什么材質去做這個廣告牌,而陳耳東想到的是,機會終于來了,他不光要幫這家地產商安上廣告牌,還要把他們樓盤的全套業務拿下來,借此躋身地產廣告圈,成為其中一份子。
介紹完詳情,林大器問:“怎么樣?是不是覺得這個業務跟我們有點不搭邊兒?”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安县|
古交市|
上虞市|
柘荣县|
子长县|
邵东县|
昌图县|
南澳县|
遵化市|
芦溪县|
桂平市|
同德县|
政和县|
神农架林区|
太仓市|
五华县|
天津市|
宝应县|
汝阳县|
桐梓县|
科技|
安平县|
大丰市|
大港区|
德保县|
临沂市|
东平县|
砀山县|
海盐县|
镇宁|
延川县|
海口市|
伊金霍洛旗|
大同市|
凤凰县|
万年县|
昌江|
澄江县|
孝昌县|
富阳市|
汉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