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十七章招兵!-《回到明末做梟雄》


    第(1/3)頁

    八方堡,始建于洪武四年,本有軍戶一百余戶,男女老幼五百余人,之后不斷的開枝散葉、生息繁衍,在弘治皇帝時期達到了頂峰,堡內人口超過了三千之數,乃是方圓百里內數一數二的大堡,出了名的人丁興旺。

    再之后,開始走下坡路了。

    戰亂、瘟疫、旱災、蝗災……再加上貪官污吏們的剝削,堡內的軍戶們死走逃亡,數量不斷減少,到了崇禎二年,只剩下不足一千五百人了,而且還在繼續減少中……

    “當!——當當!”

    “議事嘍,議事嘍……大家都到土地廟議事嘍!”

    上午時分,八方堡內響起一陣清脆的銅鑼聲,隨即軍戶們紛紛走出了家門,向堡內中心位置匯聚過來,這里有一座小土地廟,里面供奉著土地爺爺、土地奶奶。

    廟前還有一座臺子,大約有三丈長、兩丈寬、四尺高,用大塊青石修葺而成,打掃的很干凈。

    一名又高又瘦的中年男子站在青石臺子上,穿著一件半舊的正六品武官服飾,正是八方堡百戶—高興安。

    眼看軍戶們基本到齊了,高百戶上前兩步,開始大聲講話:“鄉親們,靜一靜,聽本官講幾句,去年大旱,地里的莊稼收成不好,起碼減產了一半,今年開春以來,又連著幾個月不見一滴雨水,莊稼成片成片的旱死,今年的收成,怕是還不如去年;照這樣下去,再過幾個月,怕是家家戶戶斷頓,要餓死人了……今天本官召集鄉親們過來,就是群策群力,想想用什么辦法能渡過這次的災荒!”

    ……

    “還有什么辦法,就照老祖宗的規矩辦唄。”

    “沒錯,照老祖宗的規矩辦,堡內的余丁都當兵去,那樣不僅能省下不少口糧,還能往家里賺銀子呢!”

    ……

    遇到了災荒年,沒有糧食吃了怎么辦?

    賣田、賣耕牛、賣家具、賣房子……家當全都賣完了,就帶著妻子兒女一起出門逃荒,四處沿街乞討,這是大多數老百姓的選擇。

    榆林地區則不同了,民風彪悍、強橫好斗,一旦遇到了災荒年,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去當兵。

    當兵多好啊,有軍服穿、有軍糧吃、有軍餉拿,還可以上陣殺敵,用敵人的首級換銀子,如果砍的特別多,還有機會加官進爵、封妻蔭子、衣錦還鄉,那該有多威風??!

    “咱們到榆林城當兵吧,那里離家比較近,回來探親容易一些!”

    “不好,我大哥就在榆林城當兵,隸屬于總兵府麾下,他說當官的特別黑心,根本不拿士兵當人看,吃的飯里全是沙子,還經常克扣軍餉,他當兵三年多了,連一兩銀子都沒有寄回來,全讓當官的貪污了?!?

    “要不去寧夏鎮吧,那邊情況應該好一些!”

    “唉,天下烏鴉一般黑,如今這世道,就沒有不喝兵血的官!”

    ……

    正當軍戶們議論著,去那里當兵比較好的時候,一隊騎手沖進了八方堡內,迅速來到了土地廟旁邊。

    為首一名英俊年輕人,看樣子不到二十歲,坐騎一匹神駿的赤炭火龍駒,身上穿著正五品的守備官服飾,余者皆是親兵。

    出于對官員的畏懼,堡內的軍戶們紛紛向兩旁閃退,百戶—高興安則跳下青石臺子,快步來到近前,雙手抱拳行禮:“八方堡百戶—高興安參加守備大人,不知大人尊姓大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正县| 平顶山市| 太保市| 麦盖提县| 茶陵县| 潜山县| 平谷区| 怀化市| 凌海市| 达孜县| 乐平市| 道孚县| 五河县| 奉新县| 松原市| 桐乡市| 新昌县| 芜湖市| 桦川县| 揭阳市| 灵山县| 南开区| 灵武市| 涿州市| 佛冈县| 濉溪县| 阳原县| 陵川县| 行唐县| 忻城县| 晋江市| 杂多县| 保康县| 晋江市| 华池县| 大方县| 巨野县| 绥棱县| 营山县| 天峨县| 吴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