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章路在何方?-《回到明末做梟雄》


    第(1/3)頁

    崇禎元年-四月十八,晴天。

    清晨時分,用過早餐之后,晉玉娘提著小藥鋤,背著一只細竹簍,步行到三十多里外的兩狼山中采藥去了,沒辦法,如今家中貧困,生活重擔全都壓在她的肩膀上,容不得一點懈怠。

    秦鋒本想同去的,卻被晉玉娘拒絕了,讓他留在家中好好修養身體。

    不忍拂了佳人的好意,秦鋒只好留下看家了,橫豎閑著無事,那就收拾一下個人衛生吧!

    關了大門,從院中的深井中提上來一桶清水,秦鋒脫掉衣服,仔細清洗起來,很快就洗的干干凈凈、露出了一身白皙皮膚,上面帶有大片赤紅色紋路,這是那道閃電留下的痕跡!

    紋路從心臟位置開始,向上攀過了左肩膀,從后背延伸到右肋下,再向前繞到了小腹左側,而后順著大腿下去……就像是一條赤色蛟龍纏繞身上,首尾俱全、活靈活現!

    美中不足的是,這條蛟龍沒有眼睛。

    有道是:畫龍點睛,點睛既飛,直沖九霄云外,傲游宇宙之間!

    而沒有眼睛的蛟龍,猶如缺少了靈魂,只能困于凡間、難成大器!

    洗完澡之后,秦鋒坐在一塊青石墩上,一邊曬著太陽,一邊思考人生大計……機緣巧合之下,自己來到了這個世界中,既然來了,就得好好活下去,而要想好好活下去,首先得了解這個世界的情況。

    如今坐在龍椅上的,是大明帝國的第十六任皇帝、登基尚且不足一年的—朱由檢,今年只有一十八歲,年號:崇禎!

    年輕人,難免性情急躁,辦事有欠穩妥,皇帝亦不例外。

    朱由檢登基之后,立刻以雷霆手段,干掉了把控朝堂數年之久的九千歲—魏忠賢、滅三族、殺其黨羽數百人,并將朝堂上的閹黨勢力一掃而光。

    鏟除權閹,鞏固皇權,不能說做的不對。

    問題是,之前的大明朝廷上,本是閹黨、東林黨相互爭斗、相互制約的政治格局,如今閹黨被一掃而光,東林黨就成了一家獨大之勢。

    東林黨人素以清流自居,整天喊著‘廉正奉公、振興吏治,革除朝野積弊’的高尚口號,實際上,他們卻是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團的代言人。

    掌控朝堂之后,他們立刻以‘圣君治國、不宜與民爭利’為名,忽悠皇帝免除商業稅、關稅、礦稅,減輕茶稅、鹽稅等等。(大約一百多萬兩白銀,以及若干實物,占當時國家財政收入的五分之一左右。)

    年輕人,好忽悠,朱由檢當即答應了東林黨人的建議,結果就是,得了幾句‘圣君’的虛名,卻損害了國家大計。

    遼東連年用兵,軍費開支浩大;朱姓皇族人口不斷增加,需要大量的錢糧養活;還有文武百官、宮女太監們的俸祿,同樣不是小數目……如今國庫收入銳減,這些錢糧從何而來呢?

    天上不掉銀子、地里不長銀子、商業稅又取消了……沒辦法,只能從種地的老百姓身上榨油水了。

    兩個多月以前,崇禎皇帝下了一道旨意:‘從今年起,天下耕田、每畝加征白銀三厘,所得款項具用于遼東戰事!’

    圣旨下達,天下嘩然,更準確的說是怨聲載道!

    要知道,萬歷四十六年春,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向大明王朝發起了進攻……大明王朝毫不示弱,立刻決定出兵鎮壓。

    要想打仗,就得花錢!

    問題是,大明朝國庫空虛,根本拿不出錢來,萬歷皇帝又是出了名的吝嗇鬼,不肯動用自己的私人小金庫;沒辦法,只好增加賦稅了……天下耕田,每畝加派三厘五毫,共計得銀兩百多萬兩,謂之曰:遼餉!

    當時說好了,只征收一年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政和县| 丰城市| 玉溪市| 沾化县| 华容县| 黄冈市| 定州市| 南和县| 沾益县| 潼南县| 珠海市| 大姚县| 册亨县| 永寿县| 宁安市| 东光县| 河北省| 炎陵县| 黄山市| 三都| 银川市| 泉州市| 特克斯县| 玉门市| 清流县| 厦门市| 安多县| 射阳县| 锦屏县| 平泉县| 资源县| 保定市| 彩票| 惠安县| 连云港市| 梧州市| 富顺县| 阜新| 双城市| 广饶县| 特克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