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可以。” 事情的順利程度超出了司馬亮的預料。心想:這幾家人的矛盾,比我猜測的更重啊。 很快,兩人很快拿來了紙筆,初步擬定了契約。 隨后,將紙張一式兩份,分別交于外面等候的手下。 讓他們交于負責此事的人,商量細則以及銀票給與。 主要的私事商定后,不那么重要的公事,也放到了臺面上。 “殿下,今天是9月20日,放鹽日是10月1日。還有十天的準備時間。” “還有27日的時候,您的船就可以到鹽場,先行裝載。其次就是呂家和榮家,最后是我們師家。” “同時,船隊順序也是如此。” “到裝載完,核對后,就可以等朝廷收鹽官來。最后核對無誤后,就可以封鎖運河送鹽了。” …… 對于他說的事情,司馬亮一竅不通,只能連連應承。 這也不怪他,前任寧王也對此事也不懂。運官鹽的生意,本來就是掛皇室名字,從而讓底下人忌憚一些,實際上工作,還是由他人完成。 而且這肥差油水實在是太大了,與其被外人拿走。還不如直接送給司馬家的藩王,還能讓對方感恩老實一點。 當然,想奪儲的藩王,是到不了這里的。能到這里的,都是被確認,沒有奪儲意愿,且沒有能力的藩王。 也是如此,司馬亮其實不該來燕城。 因為他在中都表現出來的早熟,和經營手段,根本不像無能之輩了。所以哪怕他有意藏拙,但起到的大部分都是反效果。 所以能有現在的結果,就牽扯到司馬亮。賺錢之后,花到哪里去了。 作為一個思想超越時代的人,他知道利益的重要性。 他將這十年賺絕大部分錢財,變成銀票,或者稀罕物品,送與了幾個哥哥和皇后。就連宮中的太監宮女,他都送了不少。 哪怕和司馬亮沒什么交情。但白花花的銀子下去,總是有些效果的。加上皇帝父親的一絲絲愧疚,他就被封到了燕城。 即便到了封地,司馬亮收馮家和盛家時。擺明主次之后,他第一時間許以利益。 不這樣,他自己都不相信,對方會心甘情愿為他做事。 同樣,呂家的局,他也是以幾家利益不勻去做謀劃的。 想到這里,司馬亮感嘆:利字旁邊一把刀,但凡這些人知道滿足,也不會進套啊。 他出神的時候,師虎則是說的很起勁。 說了一大堆,關于鹽運的事情。司馬亮則是一句也沒聽,只是一昧附和。 許久之后,師虎注意到對方心不在焉。 “殿下,我有事先走了。” “你去忙吧。”司馬亮揮了揮手,示意對方離開。 等師虎離開后,他嘆了口氣。 “只差榮家了。” /122/122978/29578617.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