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黎國輸了?” “怎么會啊。” “明明一直都是大捷。” “什么情況。” …… “檀淵之盟?”司馬亮一臉驚訝的看著告示。 不只是民眾,他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昨天,司馬亮租下了城邊的一個小宅。 他今天早起本來是打算去一趟馮家,了解一下燕城的信息。 可這剛到城門旁,就碰到朝廷的告示。 一看是戰報布告,他也有興趣看一看。 不成想布,告官貼完告示。口述幾句后,就造成了這般混亂的場面。 說了的部分,簡單概括,就是黎國戰敗,要和崎國簽訂兄弟盟約。 其實兩國的這一戰,打了有幾年了。這幾年的戰報,時常會布告天下。所以民眾對于戰況,還是很了解的。 民眾所知道的是開戰到今,黎國就沒輸過。前一次大捷,就在半月前。 哪怕這次敗了,民眾也不會覺得奇怪。畢竟戰場哪有常勝將軍,大不了下次打回來就好了。可這輸就算了,還簽訂盟約,實在是太反常了。 戰爭優勢一方,怎么可能會因為一場戰斗的失利,和劣勢方簽什么兄弟盟約。 “……為表兄弟之情,黎國將開通燕城口岸,加強與崎國的貿易。崎國也愿意為兄弟之情,付出兩倍價格和關稅,購買黎國商品。同時,愿將國內的牲畜、礦石,以無稅,且半價出售給黎國。所有交易細節,以黎國所定為準。……” “這是哪門子兄弟盟約?這不是父子契約嗎?”一個聽懂的民眾,直接笑出聲。 “就是啊,這和贏了有什么區別?” “我還以為真輸了呢。” “這比贏了還賺吧。” “幾大家族要發財了。” …… 聽到這里,現場都是歡聲笑語了。 “這是那個厲害的人,編寫的兄弟盟約。沒見過,這樣付出的弟弟。”司馬亮越想越覺得離譜。 “不是陛下,就是太子吧。兩位對于北方戰事,一直很關心。”小順子答。 “應該是吧。雖然有些詼諧,但戰事能以這種方式結束,也是不錯了。這樣燕北之民,也可以回故地務農了。我也能省下安排的心思。就是這燕城的水,更深了。” 司馬亮知道這不平等貿易背后的巨大利益,加之燕城原本就是吸金之地。一場圍繞利益爭奪的大戰,怕是已經開始了。 “那我們要重新計劃路線嗎?”小順子詢問。 稍稍思索之后,司馬亮搖了搖頭。 “這細節條款還沒下來,不用著急。先把最重要的官鹽,給他敲定了。要知道單單運鹽,一年都有15W兩的分成。這數目,我和岳父兩人一年加起來,都撈不到這么多。” “15W,這也太多了吧。”小順子被數目嚇到了。 “你要知道,朝堂每年能從官鹽上進賬500W兩以上。比起這個數字,15W只能說,不多不少吧。” “500W兩?”小順子感覺自己的手指,完全不夠用。 “當然能拿到這15W兩,我就滿足了。可這錢,沒那么好拿。這幾家漕運,都盯著呢。” “500W兩,五口之家一年也就50兩吧,這夠10W人吃喝不愁了。”小順子還沒從天文數字中回過神來。 “那個是朝堂該想的,我們只要拿到15W兩,就算成功了。” 司馬亮拍了拍小順子的肩膀。 “每年15W也很多了。有這么多錢,王府也可以更闊綽了。” “不知道該這么說你,錢還沒到手。你個王府總管,就打算好怎么花了是吧。” “對不起殿下,我有點陷進去了。” “沒事,能到手。這錢大部分也要過你的手,想想也挺好。這樣你干勁,也會更足一些。” “這么多錢,真好啊。” …… 兜兜轉轉,司馬亮來到了城外的一處大宅。 雖是城外,但由于依靠運河。這邊的道路和設施比城內都好上許多。尤其府邸規格,光看外面所展現的,就耗資不菲。 “馮家真是會選啊,這屋旁就是運河。”他搖了搖頭,上前叩門。 大宅之中,一老一少正在激烈討論。 “2000兩啊,2000兩,你真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啊。”一個半百富商樣子的人,指著馮奇,抖得厲害。 “這錢花的值得。”馮奇一臉笑意。 “你……真是要氣死老夫了。什么女子能值2000兩啊。” “女人不值那么多,但男人值啊。” “啊?你把話給我說清楚了。” “你個老家伙,是不是好這口。我跟你說,不是你想的那樣。” …… 一番口舌后,富商聽懂了馮奇的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