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跟李二說說杜如晦的事,也花不了多長的時間。 這李二反倒是怪起他來了,一臉責問地說道:“你之前怎么不早說?” 李重便道:“問題是,你也不讓我接觸其他人啊,你不讓我接觸其他人,我跟他們形成不了羈絆,我又怎么可能會可憐他們,去救他們。大唐所有人于我而言,救不救,都行,但是如果……我是說如果,就好比,你要是把李麗質給嫁給我,那我肯定會想盡一切方法,不能讓李麗質死?!? 也對! 李二算是摸透了李重的行動動機了。 這就是一個無論怎樣都可以,就算是死也不怕,反正就是擺爛的年輕人,要想驅動他,除非是有利益。 杜如晦跟他沒有利益關系,所以,他便不會主動去說杜如晦的事。 “那不對!那你為何現在又要說?” 李二皺眉問道。 “從我跟你說出我是穿越者的事以后,你我就已經是綁定。有你,即有我。你吃肉,我喝湯,我也不想吃肉。杜如晦雖說史書上記載他的事情并不多,所以他到底有多能斷,我也不清楚,但有一點我很清楚,大唐多一個聰明人,總比少一個聰明人要好。這樣,你的江山更好,我也能過得很滋潤。我猜,杜如晦應該是積勞成疾吧,那些極度聰明之人,往往都不長命。因為要想的東西太多了。當然,也不排除其他的死因。” 李二又問道:“那你呢?” 李重:“我?” 好像一瞬間就明白了李二問的是什么。 李重便道:“我算什么聰明,在一千年以后,比我聰明的,上面至少還有二十萬個。而且還是在同一年之中,比我聰明的,有二十萬個。上一年的,都還沒有算。” 李二:“……” 李重:“一千年以后,也有科舉,我就是通過科舉,才上的國子監?!? 李二:“……” 李重的那個‘才’字,說的很精妙。 李二已經有點接受不能了,上國子監還要通過科舉? 見李二話都不會說了。 李重也是道:“當然,說那是科舉,事實上也不準確,因為科舉應該是直接可以當官的,所以,一千年以后,在我說的上了國子監以后,要想當官,還要參加一次考試,名為國考,按專業按你想要的職位去報考,每年報考人數大概有一百五十多萬人吧,錄取的比例,大概是六十個人錄取一個,也就是說,每年只有兩萬五千人能當上官。不!這應該都根本算不上是官,最多算小吏。小吏再通過積累工作經歷,再往上一層,那才能稍稍地算作是官?!? “至于每年參加科舉,想要進入國子監的人數,每一年,大概有一千萬人左右。當然,大部分,其實都考不上。不過就算是進不了國子監,也可以去其他的地方繼續學習。比如說,各州縣也有一些類似國子監的學館,這些學館也可以做到培育人才的作用?!? 李二知道他肯定是在吹牛了。 因為整個大唐加起來,現在在戶籍上的人口,也就一千萬。 你特么一年的報考人數,就直接超過一千萬,那豈不是說,你一年的考生,就超過了他們大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