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分田征兵-《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
第(1/3)頁
五月十八日一大早。
宛平縣徐家村。
徐家村全村田地,都是高陽郡王的永業(yè)田。
這邊全村人都是幫朱高煦種地的,當(dāng)?shù)厮闶峭跚f。
朱高煦一共有三萬六千畝田,基本都在北平西南附近,主要集中在宛平縣和良鄉(xiāng)縣。
僅徐家村這邊,大概有兩千多畝。
平時有王府官員或宦官管理,郡王府以前一直是侯海在干這些事。
徐家村全村有一百十八戶,平均每戶大概是分到十幾畝左右,主要是看每戶的丁是多少。
丁在明朝,是指成年男子(20歲)。
口是指成年女子(15歲)。
丁越多,家里種的田就越多。
明朝統(tǒng)計全國人口時,大都時候都以丁計,而不是以戶計。
朱高煦喜歡練兵,以前也少住北平城,所以他把徐家村王莊西側(cè)的玉河邊上,玉泉山以南,修建了一個臨時的軍營。
天氣好的時候,春秋之際,他都會帶著王府儀衛(wèi)司三個百人隊來練兵。
今天上午辰時過后,就有大量的當(dāng)?shù)匕傩胀@邊集合,因為前兩天王府來人,詔令附近佃戶,每戶出一丁,去軍營開會。
大伙雖然疑惑,但主子有令,也只能紛紛前來。
此次召集,由徐家村,玉河村,石景山村,三村佃戶共三百六十三戶。
這些全是幫王莊種田的佃戶,有的都是太祖時代,從四面八方被移居來的,他們被編制之后,統(tǒng)一由王府管理,地方官府幾乎管不到。
像這樣的佃戶,大明到處都是,遇到好的藩王,佃戶們?nèi)兆雍眠^點,遇到不好的,就和奴隸沒區(qū)別,被打死也沒人管,還無處逃。
人群稀稀落落的從各村趕來,大概一直到辰時未,才全部來齊。
侯海和陳文,宋猛,周虎等人都在,三個百戶王斌、韋達、盛堅他們也在,現(xiàn)場還有一些新人,都是從寨子里來的陳文的人。
侯海和鐘顯,還有兩個小太監(jiān)和兩吏員一直在邊上點名。
他們點名的方式有點麻煩,邊上有名冊,有人到了就報一下,我是某里某甲某誰。
明朝是里甲制,最開始每110戶為一里,農(nóng)村是由丁糧最多的10戶任里長,其余100戶為甲首。
各里中無力承擔(dān)差役的鰥寡孤獨人戶,則帶管于110戶之外,稱為畸零戶。10名里長以10年為一個周期輪流應(yīng)役,先后順序根據(jù)丁糧多寡預(yù)先編排,每年由1名里長率領(lǐng)10名甲首應(yīng)當(dāng)差役,并負責(zé)“管攝一里之事。
后來在洪武二十四年又改進過一次,開始考慮區(qū)域完整性,有了‘都’這個概念。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尔津县|
沽源县|
侯马市|
定襄县|
门源|
乌鲁木齐县|
延津县|
丰顺县|
天等县|
蕉岭县|
土默特右旗|
土默特左旗|
江源县|
正宁县|
广丰县|
延边|
安陆市|
温泉县|
青岛市|
垣曲县|
安徽省|
项城市|
武功县|
南京市|
清流县|
毕节市|
衡阳市|
中方县|
蒙山县|
九龙县|
尉犁县|
武强县|
锡林浩特市|
固镇县|
景东|
荃湾区|
奎屯市|
苍梧县|
新昌县|
鹤岗市|
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