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那不是身體上身高的增長,而是一種由內向外的自我充實的滿足感。 只要品讀著遠野貴樹與篠原明里,澄田花苗以及水野理紗的故事。 即使最終的結局充滿遺憾,金泰妍仍會有種“我的精神似乎比以前更加健壯了,不會輕易的受傷,被這世界的惡意與徘徊在周圍的孤獨所侵蝕”的想法。 那個男生是用怎樣的心情寫出了這樣的故事,比起他像個聆聽者自始至終都在聽自己講述著些許微不足道的瑣事,而自己卻未曾從他的嘴里探索到更多有用的相關信息。 于是,在翻看這本書的時候,金泰妍想著,也許當自己將這本書里的故事徹底吃透的時候,那時,將會是她與那個男生的心里世界,距離更加相近的時候。 “sakura已經十三歲了,那個時候的我會常常這樣對自己說,我時常望著身著學校水手服的女同學,想象著sakura現在的樣子,她究竟會變成什么樣呢。 那時sakura從鹿兒島寄來的信之中還像小學時候一樣寫道,想和我一起去看櫻花。 sakura在信中說,在她奶奶家的附近,有一棵很大的櫻花樹。 “春天的時候,樹上的花瓣大概也會以秒速五厘米的速度向地面飄落吧。”” “sakura,是他過去喜歡的那個女生...不...是他前任女朋友的名字吧?” 金泰妍將下巴枕在膝蓋上,美目里閃爍著思索的意味。 這被像是插圖一樣的寫在第一章與第二章中間那一頁空白上,用文字填滿的話,是作者的心扉之語吧? 以自己和前任女朋友從相識到青梅竹馬,再到相戀以及分手的故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寫成一本小說,這是多么了不起的行為。 世界上會存在這樣的愛情嗎? 金泰妍會這樣的問在很多年以前,對愛情抱以憧憬的態度的自己。 然而,現實世界下,它所賜給自己的男朋友,自己的愛情,卻以無法接受和差點令人崩潰的沖擊,畫下結尾。 直至此時,金泰妍產生了一種對書中三位女主角由衷的羨慕。 那種義無反顧的喜歡,然后在下一秒鐘延伸到了現實里的這個來自東京的男生身上。 怎樣的毅力可以讓那個人對待喜歡得女生,以堅持不懈的態度堅持到分手之后仍會去努力完成相戀時期許下的承諾。 用他的話來說“即使這世界只剩下了我自己,我仍會用我還未徹底死去的熱情與對她的最后一點憶戀,去完成曾經的約定,所以我來了全州。 這里有著從遠在京都的那里,她所通過空氣與起源寄存在這里的東西。” /42/42984/16004061.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