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一瞬間,瀧一突然想到了nako。 在獨自一人來到這里的時候,孤零零的搭乘著新線。 但卻因為暴雨的緣故列車時而走走停停,本應當在下午就抵達卻因為天氣因素,最終晚點了三個小時。 她的心里應當是焦躁不安的。 所以才會不停的通過電話或是短信,企圖從自己這里尋求一絲安穩。 去東京或福岡與sakura見面的時候,瀧一體會到的也是這樣的心情。 即是心里裝著的這個人,卻要因為時間的流逝和自己的距離越來越遠。 以至于到最后錯身而過卻恍然想起那個人似乎是哪個非常重要的人。 當初列車呼嘯之后不見了的身影,或許也代表著從此生命中在就沒有這個人了吧。 一直在自己心里,成為自己那思念的承載對象的人,如今已經不在心里那個位置上。 那個被名為現實的距離所阻礙的分割,那封被名為現實的大風所刮走的信。 以及最后被名為現實的洪流鎖沖淡的那份思念,到最后都變成了心頭那一片的回憶碎片。 等著在哪個無眠的夜晚突然掉落在心頭,狠狠扎進去。 真的是只有伸手去抓過,才能知道無法抓緊是什么樣的痛苦。 “所以以前知道你和sakura交往,還有每次知道你即便是逃課,面臨著學分重修的危險也要去見sakura。 我們也不會訓斥你,人人都懼怕自己的年輕會因為不可抗拒的因素,會輸給現實。 曾經的我面對和靜香不被看好的感情,認為我們都沒有去抓住未來的力量,連自己都顧不上。所以在踉踉蹌蹌不斷奔跑不斷受傷中,也未能抓住想要的。 但后來我們依舊堅持過來了,taki,對于你和sakura分手這件事情我覺得很遺憾。 本以為你會像當初的我一樣,但這最簡單的愿望都未能實現的你最后就是敗給了現實的距離。” 當木村拓哉說出這樣的話的時候,瀧一已經做不出任何發反應。 于他而言,這樣男人之間的敞開心扉的交談,那終究不是一段難以啟齒的經歷。 或許自己到了四十歲之后,說不定與六十歲的木村拓哉,也可以做到像與老友交談很坦然的說出口。 聽懂了是經歷,聽不懂是幸運。 不過,瀧一即使覺得自己聽懂,對比自己,仍會生出羨慕木村拓哉與工藤靜香的愛情。 他們在最美好的年紀里遇見自己,此后連續一二十年面對著櫻花國女人的嫉妒和詆毀依舊深愛著彼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