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一直想要很多次萌生去見見那個姐姐的想法,在初次擁有這個想法的第一天。
在不斷臨近死亡的路上,一向對待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的他,則非常有耐心的配合著自己的所有行為。
真的非常感謝他,當然這些話是不會跟他說的。
就這樣,最近黃禮志又跟全州的朋友聊了天,提到了回國之后要做些什么事情。
雖然是沒有被察覺到異常,但她知道真相的話肯定會生氣的,哭著罵自己為什么不早說。
真的,她知曉自己的朋友非常看重她。
有這樣掛念自己,并且還幫忙每日抄寫一份相等的課堂筆記的朋友真的很好。但現在出現在自己身邊的人比她好更多。
當死亡來臨的時候,黃禮志會在想,此生為了與瀧一相遇所以才來到櫻花國的。
但是,她不相信對方是為了遇見自己的需要才憑空出現的。
不過現在這種想法不一樣了。
因為黃禮志確信,她與他只有在一起的時候才是完整的,完全是為了互相彌補。
所以人與人之間才需要交集。
最近開始在想了,以后自己不在了,他是否會傷心難過痛哭流涕。
所以...即使死后化為了魂魄,她還是會選擇來到這里。
黃禮志不清楚人死了之后,魂魄會在哪里?
三途川?或是別的地方。要是他沒有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那就去夢里跟他說。
(注:三途河,也作“三途川”(與我們神話傳說中的忘川有一定關系,但未嚴格考證)。
是傳說中是生界與死界的分界線。
因為河內流水會根據死者生前的行為,而分成緩慢普通和急速三種不同流速水流。
因此就被稱為“三途河”,“三途川”。
根據日文字典關于三途川的相關解釋說,三途川是凡人死后第7天前往閻王殿途中所渡過的河。
此河有三個渡口,死者依生前的所作所為渡河地點相應不同。
岸邊有大樹曰衣領樹,有脫衣婆將死者衣服剝去,交給懸衣翁掛在樹上。
樹枝垂下的方式因生前的罪惡輕重而不同,據此決定死者在河水緩急不同的三個地點渡河。此傳說在宋代也就是rb平安時期所著偽經《地蔵菩薩發心因縁十王經》里有詳細描述,并不是來自佛教的教義。
在rb,中古以后此說發展為大眾信仰,因此有棺中放渡錢等習慣。
)
與瀧一頂著毫不留情的陽光,走下閃閃發亮的山路。
走在后面的黃禮志晃動著肩膀上的學生書包,哼著在櫻花國愛上的歌曲。
就在此時,她追趕上了前方的人,拍著他的肩膀抬頭望天“吶,我們都要幸福下去哦。”
“什么?為什么會突然說出這種不合時宜的話?”瀧一迷茫的轉向頭。
“才不是呢,我可是非常希望“不知名的前輩”和我一起幸福下去哦。”黃禮志咧嘴一笑。
“幸福?下去?”瀧一似笑非笑的看著她。
“啊?”
黃禮志立刻發現自己剛才說錯話了,但為時已晚,瀧一已經對她的話起了疑心,詫異的將頭傾向另一邊。
“你想跟我一起幸福下去?”
他再次重復了這句話,而后抬起腳離開。
“對不起,啊請等一下前輩,剛才說的話可不是告白啊。”
她很罕見的慌亂了起來,卻看見了瀧一回頭望向她,嘴角久違上揚的畫面。
右腳輕抬,于是清脆的響聲伴隨著碎石子的飛舞出現在附近的山路上。
“活著的最終目標,不是為了一直幸福下去嗎?”
當時,下山的路上除了他與她之外沒有其他人。
風輕撫著兩人汗濕的臉龐。
瀧一與黃禮志四目對接,而后笑了起來。
“當做答謝,今天我陪你品嘗一下京都的美食。
說不定,你的腑臟會吸收這里的養分,如果能夠煥發生機讓你活下來......”
“啊?啊好啊!”
/42/42984/9426044.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