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的頭腦似乎好的令人咋舌。 明明在此之前認為,她與他在大腦上的構造都是為了某些科目應運而生的。 無論是國語,社會科學,亦或者某些理科的科目兩人都相當的出色。 但現在瀧一卻用另一種形式,證明了他在文學方面的大才。 別人眼中生澀難懂的近代文學論文,或是久遠的古詩詞。 只有老師才能夠講解出來的東西,他能夠很好的理解。 但真的讓金智秀感覺了不起的是,在談及到《春天與阿修羅》這本自己翻譯的作品時,那種能言善道的表現跟之前總是溫和如初的他判若兩人。 在敘述著自己對于那些書籍的觀感之中,總是能夠讓自己感受到諸多感同身受的情緒。 “如果村上春樹或者東野圭吾的書百年之后還有人刊行,而我們的后代也持續的進行研讀他們的作品。 再加上像你這樣的書迷,那么像村上春樹,東野圭吾這樣的人即使早已經不在世上了,也依舊會活在人們的心中。 所以我想,像我自己這樣的人一定馬上就會被世人所遺忘,再也不會出現在誰的回憶當中了。 雖然現在學校里有同學和死黨的陪伴,每天都會過的很快樂。 不過一旦畢業之后,大家便會分道揚鑣,便再也沒有人想起我了。” 瀧一的話令金智秀很吃驚,而他的表情也大概透露出了這種心理的反應。 這種嚴肅的話題,似乎不太適合在這樣的環境下訴說出來。 尤其是這段話在說出口之時,并沒有感受到任何的悲觀和寂寞的情緒。 而是以非常平淡的口吻,這種態度,致使金智秀看到了瀧一心中的那份坦然。 能夠做到這種坦率,是非常驚人的表現。 倘若是帶著輕佻或是玩笑意味的語氣,不會像這樣給予傾聽者一種壓迫的感覺。 “是這樣嗎?感覺不會吧?” 在這種非要說出些什么,才能夠緩和澤中壓迫的場面,金智秀這樣小聲的說道。 “不應該這樣想。”瀧一微微咧開嘴角。 “如果是我們自己的話,在畢業之后,也會在時間的流逝當中,不知不覺的將那些在過去相處過的朋友和同學,所淡忘掉。 區別在于,有些人是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是怎樣的。 而我是知道的,所以也能夠想象的到,別人像這樣把我忘掉的畫面,因為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