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外界以為和暮是什么? 無欲無求的神仙,神壇上的人物,品性高潔,心無牽掛。 他這個形象過于貫徹人心,就連和暮母親郭希齡也是這樣以為的,于是整日做兒子看破紅塵出家的夢。 明黛何嘗不是這樣認為,對此她難免生出好奇,想要強壓住,又不小心流露。 最后睜著那雙琉璃般明凈澄澈的眼睛:“哦?什么不同” 和暮凝望著她,萬千情緒藏在深淵之下:“大抵就是——原來我也是個凡人,是個普通男人?!? 明黛倏爾笑了:“這有什么奇怪的?你我皆凡人嘛!” 和暮跟著笑了,不是為這話,而是因為看明黛笑得太開心。 是的,和暮從不是什么圣佛神子。 比如,他有私心,有貪念,會生氣會有情緒; 又比如……他喜歡上了明黛。 郭希齡發(fā)現(xiàn)了,怒不可遏,對他發(fā)了好一通脾氣。 ‘和暮,你知道和她的年齡差嗎?她只是個對社會認知不全面的高三生!你們的人生經(jīng)歷天差地別,就算你哄得她喜歡你,但你確定這就是真正的愛情?不是你這個成年人仗著閱歷欺騙少女?’ 郭希齡失望就在這兒。 她以為兒子是一個成熟的、懂得克制的優(yōu)秀成年人,結(jié)果他也會貪戀少女青春鮮妍的容顏。 和暮想要解釋,明黛并非是郭希齡以為的單純不知世事,她很聰慧,知世故卻不世故,與尋常少女不同…… 但不得不說,郭希齡有些話語仍然戳中他了軟肋。 身為母親果然足夠了解孩子。 和暮的確察覺到,明黛已經(jīng)對他萌發(fā)了些許好感。 欣喜之余,他又覺得心虛,總覺得這過程中是自己使了手段,引導了明黛對他生出的好感。 萬一他以為的“清醒”,是自我私心作祟,給卑劣行為蒙上濾鏡、找的借口呢? 光是想想,和暮便滿心愧疚不安。 以至于郭希齡說:‘如果真的喜歡,那邊不要計較一時半分,你至少應該耐下性子等待?!? 第(1/3)頁